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多维特征聚类的学习小组划分方法
[Abstract]:By introducing the method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the learner characteristic model of multi-dimensional index of comprehensive learning ability, learning state and cooperative ability is established, and fuzzy similarity and fuzzy equivalent calculus are applied. The multi-level fuzzy dynamic clustering method is used to identify candidate learning leaders and the iterative partition of learning groups is realized by merging multi-types of learner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learning group partition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has good adaptability.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771115)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1YJCZH227)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1QXJ002)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伟;;社会网络分析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群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2 程艳;许维胜;何一文;;虚拟学习社区的绩效评估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04期
3 程向荣;周竹荣;邓小清;;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伙伴模型[J];计算机应用;2007年07期
4 王万森;龚文;;E-Learning中情绪认知个性化学生模型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11期
5 张红宇;王坚强;高阳;;E-learning 2.0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构建及应用——以经管类信息系统核心课程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2年14期
6 袁磊,黄道鸣;CSCL环境中的社会交互[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4期
7 陈淑洁;叶新东;邹文才;;社会网络分析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8 张豪锋;李瑞萍;李名;;QQ虚拟学习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12期
9 赖文华;叶新东;;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10 张舸;周东岱;葛情情;;自适应学习系统中学习者特征模型及建模方法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丹丹;方从启;;在役桥梁耐久性状态评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2 王万军;基于同异反AHP的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嵇远;谢海燕;孙英战;;燃煤、燃气锅炉综合效益模糊评价及分析结果——以乌鲁木齐市集中供热锅炉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6期
4 姚韵;朱金福;;基于可拓权重的航班延误服务旅客满意度多级模糊评价模型[J];商业研究;2007年07期
5 吴义生;;企业物流评价计算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商业研究;2010年01期
6 陈力;梁海安;张文娟;荣帆;;模糊数学方法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区划中的应用——以抚顺市城区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李娜;;建筑外包项目模糊类推分析评价方法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程海涛;;杂多酸催化合成维生素E乙酸酯的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1年04期
9 刘伟;;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危险因素的模糊诊断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周俊昌;常玉林;郭敏;王国华;;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的高速公路安全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裴玉龙;漆巍巍;张需鹏;;基于车辆损伤的不良汽车驾驶行为危险度分析[A];科技创新 绿色交通——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陈正生;吕志平;李庆奎;张雷;;基于模糊理论的导航路网转向控制[A];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S08卫星导航模型与方法[C];2012年
3 朱新宇;吴亮德;;供应链环境下通用航空航材库存规划方法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2分会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楠楠;;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事故后果的模糊综合评价[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陆亚萍;梁小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性能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A];第十九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志全;郭兰芬;冯天伟;苏海强;;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优选SCO炉的配煤方案[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书明;潘国栋;罗小平;;海底隧道过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赵晓彤;蓝澜;杨善让;;ACE模式下机组负荷分配的模糊综合评价[A];第十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大千;张天侠;訾学博;吕伟;;车辆半主动悬架模糊控制的控制策略探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慧群;代建制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叶笠;基于统一节点电压增量比向量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沙丽荣;基于正交基神经网络的结构可靠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金恩平;空间网格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6 宋海涛;移动与可穿戴计算受限视场交互模型与关键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楼海军;国际EPC水泥工程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伍伟;中国城市公共消防设施投资效益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丽芳;基于变权的钢筋混凝土梁桥安全与使用性能评估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经有国;面向消费类机电产品大规模定制的客户需求信息交互式获取及处理方法[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富友;基于结构检算的公路混凝土旧桥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磊;面向服务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潘妍妍;潞安矿区矿井水资源化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4 胡春兰;基于模糊灰色理论的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邓加亮;公路瓦斯隧道施工风险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冰冰;城市路灯智能监控与节能控制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高海英;航运公司管理体系整合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谭艳了;基于改进模糊算法的支持QoS语义Web服务选择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9 费天艳;HO公司eHR应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刘敏昊;物业管理项目投标全过程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明杰;邵培基;;基于E-Learning2.0理念的远程学习管理系统构架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9期
2 杨卉,王陆,冯红;在智能教学系统中两层动态学生模型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3 叶新东;朱少华;;大学生社会网络与学习的相关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4 陈向东;方群;唐辉云;;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王陆;马如霞;;意见领袖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喻征;;对近十年我国关于E-learning研究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7 张晓清;肖建华;;基于学生认知模型的智能教学系统的算法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30期
8 许学国,邱一祥,彭正龙;组织学习协同性评价模型设计与应用[J];系统工程;2005年08期
9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10 赵前程;;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现状分析与实验内容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建华;Web环境下智能协作学习系统构建的理论与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后胜;基于不确定理论和机器学习的知识发现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艳;基于学习者特征提取的智能授导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陈自郁;基于代理的远程教学系统及学生模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杨诚一;基于学习风格和概率推理的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文华;叶新东;;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的社会网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2 陈萌;汤志伟;;社会网络分析法在QQ群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应用分析——以某专业硕士QQ群为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3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2期
4 张学波;郑志华;;协作知识建构的社会网络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5 覃学健;李翠白;;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6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3期
7 魏登峰;田华;;Moodle网络课程的社会网络分析——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为例[J];科技信息;2010年35期
8 陈向东;方群;唐辉云;;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9 李远航;王子平;;社会学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9期
10 王艳;李玉斌;;虚拟社区学习动力机制研究——以新浪UC网络社区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陈晔;;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学习行为的质性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3 黄维;陈勇;;中国教育经济学合作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庆华;马凤;;提高课堂效率,从课堂模式开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5 胡凡刚;刘永琪;;基于课程的教育虚拟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陈德禄;;开展学陶师陶活动 促进师资队伍建设[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史宝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谈[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8 尚鲜连;陈静;牛丽;;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兆华(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中心小学);学习小组:分层搭配弊端多[N];中国教师报;2006年
2 梁峰 普育学校校长;将学习小组打造成合作团队[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 杨薇;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交流[N];商丘日报;2006年
4 高海英;为运用多元互动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N];济宁日报;2009年
5 济宁一中副校长 强淑国;分层走班素质教育的因材施教模式[N];济宁日报;2011年
6 阜宁县城北初级中学 沈明光;构建“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7 杨庆余 钟文芳;撑开一片新天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日禾;教师:推动探究[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魏嘉琪;家长会[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李天明;网络时代教育的特点[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立国;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光辉;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本土化内涵、基本特点及其与同伴背景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建华;“教育大发现”学习村落社会网络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世娟;基于教学博客的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彦军;面向区域在职教师协同成长的虚拟学习社区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三强;基于生态学习观的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先桃;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学习行为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军;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景恬;促进虚拟学习社区中教师互动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艳;虚拟学习社区动力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亢慧灵;促进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的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10 殷秀兰;基于科研项目的研究生虚拟学习社区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0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24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