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的教师协作学习架构设计

发布时间:2019-05-30 06:25
【摘要】:在基于网络的教师培训中,社会性软件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性软件在教师培训活动中的使用现状,即教师学习状况评估不科学、社会性软件功能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其次分析了社会性软件在网络协作学习过程中所具备的优势功能,即参训教师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协作学习的互动特点,以及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促进其专业化能力的发展;最后通过挖掘各种社会性软件的优势功能与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特点,找出两者的契合点,提出社会性支持下协作学习的架构,使社会性软件更有效的支持网络协作学习活动的开展。
[Abstract]:Social software play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role in network-based teacher training.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use of social software in teacher training activities, that is, th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learning status is not scientific, the distribution of social software functions is unreasonable and so on.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of social software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cooperative learning, that is, the inter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using social software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Finally, by mining the advantages of various social softwa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coope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we find out the convergence of the two, and put forward the framework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with social support. Make social software more effective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基金】:“高校教师互动教研网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SKQNGG10031)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乔爱玲;;基于网络的教师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与组织研究——《标准》关照下的农村区域性教师专业发展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认知模型构建——基于复合研究范式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3 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8期

4 杨敏;卢成林;;社会性软件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旭辉;张振华;;论我国学校体育新课改的超越与缺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查有梁;;三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认知模型构建——基于复合研究范式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4 李淼;;对教师职业角色转换的思考——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北方经贸;2011年12期

5 朱捫雄;王向晖;;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对《非物理专业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解读之三[J];物理与工程;2009年06期

6 谭建辉;;应用社会性软件构建FLASH课程网络支撑平台进行学生创意培养的研究[J];光盘技术;2008年10期

7 刘卉;;高中英语三位一体写作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18期

8 李淼;;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思路探讨——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J];商业经济;2011年24期

9 臧胜楠;;中学语文课堂中的“伪启发式”教学及其纠正[J];吉林教育;2010年10期

10 邢红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5 仲秀英;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刘兰英;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玲;新学习共同体的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寒冰;数理—逻辑概念发生过程中训练的有效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娟;中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崔冬敏;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性知识创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阮晓君;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促进课堂教学公平的有效实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凯东;构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学习共同体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7 陶蜀琴;关于案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包蔼黎;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少玲;生成性课堂教学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毅;社会建构论对科学教育观的影响评析[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寿欣;罗良;宫大志;戴桂旭;;呈现方式与认知方式对文章标记效应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9年02期

2 张豪锋;卜彩丽;;略论学习生态系统[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4期

3 杨丽娜;颜志军;;信息技术采纳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行为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4期

4 张立新;张丽霞;;虚拟学习环境的生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5 张家华;张剑平;;学习过程信息加工模型的演变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6 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上海教育;2001年07期

7 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08期

8 张建伟,孙燕青;多媒休与网络学习的心理机制[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2期

9 郑葳;王大为;;生态学习观:一种审视学习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10 王良辉;博客文化及其教育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蔚;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必须做到“四个结合”[J];继续教育;2003年04期

2 杜华;阎续瑞;;新课程教师有效培训理论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3 潘岳祥;;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管理:问题与创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8期

4 谢丽;李念;;情境学习理论对教师培训的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11期

5 邱晓丹;;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项目的教师专业发展——对基于互动白板的课堂协同教学模式研究项目中参与教师的研究报告[J];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05期

6 蒙菊花;;网络化的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7 瑞妮·霍布斯;徐雯;;媒介素养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01期

8 霍益萍;;高中新课改与教师培训理念更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11期

9 杨好利;邓启云;汪睿;;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策略——以平顶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10 岳宏伟;;非正式学习视角下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玉海;;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蔚东英;王民;;中国大陆地区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师培训现状研究[A];2007年海峡两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驹;;教学设计训练: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4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促进教师自主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5 郑雁;郑旖旎;章苏静;;教育信息化调查研究报告[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马世新;马学戈;方大鹏;;发挥网络优势,实施远程教育,推进教师培训[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7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课题组;;以人为本,铸造人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陈自和;;利用网络资源 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9 陈自和;;利用网络资源 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10 ;明确思路 夯实基础 扎实推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教育学院 徐群;教师培训也要打“资源牌”[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吴锡龙;教师培训:一道需要修整的风景[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3 特约记者 刘安勇;我市启动教师培训“三万工程”[N];自贡日报;2009年

4 文县教师进修学校 蒋福荀;教师培训的方法和途径[N];甘肃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苏军;教师培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N];文汇报;2010年

6 河北省唐山市机车车辆厂小学 尚文宇 王金杰;编织教师培训这张网[N];中国教育报;2005年

7 陈 春;影响教师培训的“三无”现象[N];中国教师报;2004年

8 ;加紧教师培训[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9 翟晋玉;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困境与探索[N];中国教师报;2008年

10 记者 彭玮蔚;提高农村教师培训资金[N];长沙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道鸣;基于Web的科学教师培训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邱晓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永平;参与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潘岳祥;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模式构想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玉英;中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娜;基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培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峰;校本教师培训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潘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培训课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进;基于网络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资源设计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柏松;中国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8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2488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4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