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中的电子课本应用需求研究——基于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电子书包中的电子课本应用需求研究——基于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近期"电子书包"的应用与试验加速了信息时代教育改革探索的步伐。电子课本是电子书包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该文站在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之上,主要聚焦于当前基础教育中教师对于电子课本的认识与应用需求,通过实地调研、结构化问卷、个别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揭示电子课本发展与应用过程中需解决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最后对教师观念、电子课本的形态特征、人性化设计、出版和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数字化教育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
【关键词】: 电子课本 电子书包 标准
【基金】: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11AXW00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电子课本生态发展的研究”(课题编号:2012BTQ001) 上海市科委重大任务科研专项“跨平台智能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项目(项目编号:11dz1504400) 上海市教科重点项目“多视角下的上海教育资源网格构建的研究”(课题编号:A505) 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育的资源整合研究”(课题编号:DCB030252)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近年来,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的研究与实验再次成为国内外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国外如新加坡、韩国、日本、美国、法国、葡萄牙、阿根廷国家等均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研究,并分别在中小学开展应用试验[1]。从国内看,北京、上海、南京、陕西、浙江等多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斌箴;;国外电子书包进校园走势强劲[J];出版参考;2010年33期
2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4 吴永和;祝智庭;何超;;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5 顾小清;傅伟;齐贵超;;连接阅读与学习: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6 邓文虹;;电子教材研发的思考与实践——以人教版电子教材的研发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12期
7 仇勇平;;上海虹口区:“电子书包”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12年08期
8 仇勇平;;电子书包:建设数字化课程环境[J];上海教育;2011年Z2期
9 Marc Prensky;胡智标;王凯;;数字土著 数字移民[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2期
10 吴永和;马晓玲;杨飞;;电子课本出版与生态发展的阐释与研究——基于标准研究、产业发展与教育创新的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侃;;镜像神经元与网络学习者认知发展关系探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周安琪;;浅议电子书包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08期
3 杜恩龙;;中小学教材出版社如何应对电子书包的挑战[J];出版发行研究;2012年03期
4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龚朝花;陈桄;黄荣怀;;电子教材在中小学应用的可行性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周红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化教育——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建设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7 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7期
8 陶侃;;僭越、冲撞与消融:网络语言无序化和规范化的博弈与思考——基于生活碎片化的视角[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9 刘繁华;于会娟;谭芳;;电子书包及其教育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10 曹东云;邱婷;谢云;杨南昌;;文本呈现方式、认知风格、自我感受对大学生电脑屏幕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志和;教育资源云服务本体与技术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彦敏;基于学校网站的高校师生互动平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冬昀;基于Virtools技术的桌面式虚拟天体馆研究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烨;基于协作学习模式的虚拟电子书包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斌;电子书包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臻;;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创新——以苹果和盛大文学为例[J];编辑学刊;2012年01期
2 夏兴通;;我国电子书出版产业标准化现状与思考[J];编辑之友;2009年08期
3 黄孝章;张志林;;北京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态势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高志丽;;电子书包将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J];出版参考;2010年07期
5 高志丽;;电子书包推广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出版参考;2010年24期
6 魏丹荑;尤建忠;;我国中学推行电子教材是否可行[J];出版参考;2010年28期
7 崔斌箴;;国外电子书包进校园走势强劲[J];出版参考;2010年33期
8 余人;;台湾地区的电子白板与电子书包[J];出版参考;2011年27期
9 马海群;孙凡;路云强;;实现电子书统一标准的全新思路——基于接口的解决方案[J];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11期
10 刘灿姣;姚娟;;改进我国电子书商业模式的对策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蓉蓉;电子书传播中的阻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绍伟;中国大陆数字出版的媒介再现[D];复旦大学;2010年
3 冯晗;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张倩;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立祝;建立中国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思考[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胡庆芳,程可拉;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及其推动下的教学创新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杨满福,徐春华;教育技术的领域发展与专业技能的要求[J];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03期
4 郑利;;对转化问题学生标准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5期
5 李江蓉;;采用不同标准评价学生视力不良状况科学性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6 元毅;;追根溯源 和谐发展——略谈制定校本课程评价标准的原则[J];吉林教育;2009年19期
7 郑传芹;;我国对“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研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8 李景山,张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健康心理导控[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殷革兰;浅谈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0年01期
10 于化龙,刘喜珍;浅谈高等教育制定“办学条件”系列标准[J];企业标准化;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覃兵;;二十年来我国教学原则体系构建状况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王俊萍;边琦;李龙;;制定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理念浅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郭华;刘迎春;;中美教育技术标准(规范)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俊萍;边琦;李龙;;制定学生教育技术标准的理念浅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颖 记者 顾意亮;民盟上海市委呼吁电子课本进学校应慎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2 钱颖 顾意亮;电子课本进学校应慎行[N];团结报;2011年
3 姜士文;聚焦无 纸教室[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4 ;教师个人网站 风雨中的美丽[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温涛;探索现代IT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刘非小 叶伟民;能否将网络游戏变为新型学习手段[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点滴;教育软件怎样研发[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记者宋莉;中教与美国BTB强强合作共推移动设备浏览器[N];科技日报;2002年
9 记者 麦正伟;“福建省援藏干部助学金”在林芝地区正式启动[N];西藏日报;2004年
10 通讯员 张治国;福建援藏干部心系林芝教育事业[N];西藏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建华;网络课程评价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金金;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标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炜;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静;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俊萍;中小学学生教育技术素养标准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6 董晓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模型构建[D];扬州大学;2005年
7 邓鹏;鹏博士高中物理CAI课件分析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8 缪苗;美国新教师资格标准和考试制度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87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8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