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灾后青少年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建——雅安地震后救援工作引发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18 12:37

  本文关键词:灾后青少年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建——雅安地震后救援工作引发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雅安地震 灾后重建 社会依赖 心理教育 道德教育


【摘要】:在雅安地震后的救灾中,中国遵循着政府主导式救援与社会分散力量援助相结合的路线,使整个灾区从化解灾情到灾后重建得以迅速地展开。在援助效率上相对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整个社会援助过程中,灾区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存在的问题也浮现了出来。通过对包括芦山县芦阳小学在内几所小学的走访调查,在灾后心理援助中发现灾区青少年存在依赖心理等问题,学校也存在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文章就此分析问题的深层原因并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提出重建对策。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关键词】雅安地震 灾后重建 社会依赖 心理教育 道德教育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社会结构与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编号:11BSH070)
【分类号】:G441
【正文快照】: 2013年“4·20”雅安地震波及了成都、重庆以及陕西的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区,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震中地区芦山县特别严重,房屋垮塌、停水停电,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在此期间,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启动了一级应急程序,指导救援工作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虹萍;;论地震灾后儿童的心理重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宁维卫;徐建;;灾后心理重建与心理教育[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陈正权;肖旭;;灾后学生心理重建长效机制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朱蕾;;提高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康复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24期

5 熊贵彬;;中日美救灾体制比较——以汶川地震、东海岸地震、卡特里娜飓风为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涛;;对灾后心理援助的几点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2 郑益乐;;震后幼儿心理重建系统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3 毕昕;李晓东;;地震灾后临时安置房颜色选择[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李伶;黎军;谭小平;谭小红;傅远西;王振华;;开县雷击事件对中小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09年14期

5 于冬青;;灾后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王海英;唐佶;;生态系统理论视野下的灾后心理救助方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何树德;陈晓清;;暴露疗法对灾区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并发症的疗效[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俊萍;;解析音乐教育在灾后重建中的积极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年01期

9 袁崎;寿刘星;;从社会支持看地震灾区儿童德育教育[J];改革与开放;2009年08期

10 凌晨;桑青松;李云;;地震灾区中学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妍;地震亲历者创伤后压力反应的神经生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玉敏;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5.12”地震灾民心理危机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薇;湖南自然灾害后矿山恢复和重建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邓莉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周阳;灾后心理援助的系统动态学分析及管理对策[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汪虎;灾后临时性室内居住空间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岳德;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的价值观引导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7 侯林;灾后临时过渡建筑建造研究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赵罗英;汶川大地震灾区青少年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9 余御玮;震后应急家具适应性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10 朱菊红;舟曲泥石流灾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我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日昌;灾难的心理应对与心理援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陈正权;肖旭;;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负相关性[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3 刘时勇;论灾难后的心理危机干预[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3年01期

4 张倩;郑涌;;创伤后成长:5·12地震创伤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5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年02期

6 陈正权;肖旭;;作文结对交流行为的心理环境调节机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7 庄东哲;;解析:中小学生灾后心理干预[J];中国减灾;2005年12期

8 汪向东,赵丞智,新福尚隆,张富,范启亮,吕秋云;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琼,曾毅;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模式探索[J];教育导刊;1998年S6期

2 姚岚,刘翔平;分化与超越——析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关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3 王路平,武玉国;心理教育是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J];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4 杨连有;学校心理教育论(上)[J];集宁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5 冯流芳;加强心理教育 减轻心理负担[J];教育导刊;2000年Z2期

6 林泽玉;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1年18期

7 于萍,李鹏,陶云;论心理教育与学校德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李延田;心理教育与开展心理学教学[J];行政与法;2002年09期

9 施兰芳;农村职业学校心理教育的困境和改革建议[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03期

10 崔景贵;;2006年心理教育高层论坛在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举行[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元智;;科学规划与灾后重建[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谦;;震后灾区剧团的建设与发展[A];文化研究论坛[C];2011年

3 鲍艳双;;如何开展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吕彤;;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陈中永;钟建军;;心理和谐的心理教育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程训宝;卓先民;;各学科教学渗透心理教育之我见[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朱美芬;;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状况、成因及心理教育的途径[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潘月俊;;走出小学心理教育的“高原期”[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平;;浅谈中学生的诚信心理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张潜;;对小学心理教育活动课的思考[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振荣;加快灾后重建进度 保障群众衣食住行[N];福州日报;2005年

2 胡南;供水:灾后重建忙抢修[N];常德日报;2008年

3 肖勇邋胡佐斌 记者 邹渠;岳池农民灾后重建信心足[N];四川日报;2008年

4 王琼华邋郭龙军 蒋仁义 王宜斌;临武县灾后重建热浪滚滚[N];郴州日报;2008年

5 万丕焱;抓好灾后重建 夺取全面胜利[N];泸州日报;2008年

6 钱宇亮;灾后重建须规划先行[N];人民日报;2008年

7 杨胜国;凤凰“五定”原则开展灾后重建[N];团结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颖;科技走进灾后重建一线[N];贵阳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黄利 侯姝萍 邓莉娜;胡问鸣在川部署灾后重建工作[N];中国航空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田立民;灾后重建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沈贵鹏;心理教育活动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高峻;基于汶川地震重建的农居建造范式及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王志丹;贫困村发展中的村民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陈蓓蓓;汶川灾后重建与政府合法性的双轨效应[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赵鑫;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安海岗;专题新闻文本集信息可视化理论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挽澜;灾后重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朝松;广元移动灾后重建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付娟娟;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中心理教育内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芦旭;“落实”反思“规划”[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鹤;灾后重建中的政府责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王克明;灾后重建中政府与市场行为边界的法律构造[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Q昧,

本文编号:694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694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c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