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前儿童“想象旅行”的策略
本文关键词: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前儿童“想象旅行”的策略
【摘要】:在肯定德国埃莉萨·迪肯佩"想象旅行"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信息社会的特点和全脑发展的理论,提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想象旅行"新策略,以利于幼儿老师和家长更好地发展学前儿童想象力、开发儿童创造力。
【作者单位】: 如皋高等师范学校;
【关键词】: 学前儿童 想象旅行 信息技术
【基金】: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01202)
【分类号】:B844.1
【正文快照】: 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是一种很好的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的方法,但在德国的幼儿园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埃莉萨·迪肯佩在自己撰写的《儿童的幻想和创造力——关于想象旅行》一书的前言中也坦诚,许多老师对她所提出的想象旅行的积极效果暂时保留她们的意见。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表象形成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电教;2007年Z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萍;张舒予;;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前儿童“想象旅行”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1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秀英;浅谈对学前儿童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发展个性的关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2 苏周简开;香港学前儿童粤语词汇理解能力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2期
3 程牛;;学前心理学[J];中国考试;2005年Z1期
4 王淑宁;;电视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年08期
5 孔起英;;儿童绘画观察力发展的特点[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9年09期
6 王儒芳,李红,罗昆仑;学前儿童规则推理的研究进展及影响因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刘凡;学前儿童解算术应用题的表征活动[J];心理科学;1990年02期
8 侯岩,叶平枝;学前儿童空间认识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2期
9 方格,冯刚,姜涛,方富熹;学前儿童对时距的估计及其策略[J];心理学报;1993年04期
10 朱莉琪,方富熹;学前儿童“朴素生物学理论”发展的实验研究──对“生长”现象的认知发展[J];心理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瑾;楼晨梦;;温州市学前儿童死亡概念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成子娟;陈钳笙;刘李婉玲;伍瑞颜;胡婉姗;;香港入学前儿童的真实计算能力[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冯申禁;宋钧;佟乐泉;;学前儿童词汇理解发展初探[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4 王燕;王异芳;方平;左海妮;刘影;徐小雪;;混龄编班对学前儿童情绪理解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方格;冯刚;方富熹;;学前儿童对短时时距的认知[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孙柳青;;城乡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学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一般认知基础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张莉靖;王欣;张丽锦;;学前儿童关于遗传的朴素生物学理论的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玉廷;王美芳;;学前儿童焦虑状况的追踪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若男;张丽锦;;年幼儿童对生物繁殖和遗传认知的同步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霞;专门挑战“不可能”的难题[N];中国技术市场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秀丽;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4年
2 曾守锤;学前儿童现实性监测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一仑;拓扑占优[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林慧;学前儿童图画故事书阅读理解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辛宏伟;3-6岁维吾尔族儿童汉语语言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丽娟;前瞻记忆的加工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坤;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慧;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行为、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白俊杰;学前儿童抽象能力和认知灵活性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孙慧妍;学前儿童理解和使用地图能力的发展及教育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姜阳春;论学前儿童游戏与社会技能形成的交互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大维;不同情境下母亲态度对3-6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凤玲;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童莹;影响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诸因素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贾红桃;知识状态对学前儿童辨认假装及理解假装者心理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10 耿柳娜;学前儿童生物性因果认知的发展——对“人为不介入原理”的理解[D];河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18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1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