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特色 教育技术理论 信息化教学 远程教育
【摘要】:自从教育技术理论引入我国以来,不断发展成为具有本土特征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本文回顾了西方的"AECT94定义",并阐述和分析了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 教育技术理论 信息化教学 远程教育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教育技术理论是研究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揭示多媒体教学基本机制和规律的理论。自教育技术理论引入我国以来,不断发展成为具有本土特征的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在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明选;马德四;;走向转型与深化的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新时期教育技术发展前沿问题高层论坛”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2 何克抗;;关于发展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的深层思考(上)[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3 李宏哲,孙贵发;对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几点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贵;;我国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研究的深度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2 何克抗;;对美国“建构主义教学:成功还是失败”大辩论的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3 郑珠;;基于Blending Learning的学习活动设计——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王雅琴;;系统论视阈下的秘书人才培养与就业关系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邱玲;;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CAD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14期
6 张艳超;杨彬;杜友坚;伍海燕;;远程教育视阈中的函授教育内涵重构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12年09期
7 李春武;朱丽艳;;基于网络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专业引领的探索[J];化学教育;2013年12期
8 高春玲;刘保罗;;“数据库系统应用”课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年10期
9 惠晓钟;;基于JiTT理念的Maya三维动画项目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11期
10 郑珠;;基于Blending Learning教学思想的学习活动设计——以《现代教育技术》通识课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学云;任务驱动法在高中信息技术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福华;任务驱动法在中职CAD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应喜;中职化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与应用[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张新雯;康尼学院英语教学中WebQuest模式应用的实证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5 陈蕾;网络环境下知识交流平台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6 苗雪丽;提升教育技术专业数字色彩艺术教育绩效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于海涛;基于主题教学模式的小学英语教学平台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蒲娟;网络环境下网球技术教学与评价[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06期
2 王陆,冯红;远程教学/学习系统中影响学习质量的五种因素[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7期
3 李秉德;“教学设计”与教学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4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5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吕萍;;美国TELS技术支持科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09年04期
7 顾明远;;教育技术学和二十一世纪的教育[J];电化教育;1995年08期
8 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12期
9 何克抗;;从信息时代的教育与培训看教学设计理论的新发展(中)[J];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11期
10 赵建华;朱广艳;;技术支持的教与学——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所Jim Slotta教授访谈[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周周;;《庄子》蕴含的教育技术思想探秘[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黄勤;;教育技术本土化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06期
3 高洁;杨改学;;我国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段伟;杜戈;曲鹏;;院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建设实践的思考[J];科技传播;2009年Z1期
5 蔡勤生;宋秀梅;;依托信息化技术 提高高职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7期
6 李永根;李步清;;教师要适应信息化教学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年01期
7 李文光;;关于教育技术本土化的理论创新探索——南国农和萧树滋的电化教育思想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8 兰君;;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现代商业;2010年36期
9 ;我省参加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创佳绩[J];河南教育(下旬);2011年01期
10 秦峰;;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新龙;;中国企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探讨[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罗恩;;略论近年来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倾向性问题[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杰;;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赵璧如;;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思想体系的问题[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刘茂松;;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路径——中国农业工业化理论与战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学视阈[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7 杜彦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凌毓侬;陈宇平;;以对人的认识为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的企业哲学[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黄国荣;;建立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的评价系统[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10 张全省;;60年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探索历程的回顾与思考[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神州数码通用本部;为信息化教学量体裁衣[N];计算机世界;2002年
2 丁海霖;市十六中借助信息化教学实现腾飞[N];营口日报;2007年
3 黄贤民(作者单位:上海指挥学院);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N];人民武警;2005年
4 容梅;每个老师都是信息化教学的天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信息化教学——从教师培训着手[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鲁明勇;信息化教学要素的优化配置与协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7 沈慈萍;课题研究推动信息化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王兵 杨惠;尚义路小学实现网络信息化教学[N];贵州日报;2004年
9 刘宏年(作者单位:兰州指挥学校);发挥信息化教学最大效能[N];人民武警;2005年
10 张训彩;大力推进信息化教学系统工程[N];解放军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刘建武;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邵宪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栾亚丽;民主价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高旭红;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谭吉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吉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爽;当代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审美流变[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孟萍;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王红婵;试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D];山西大学;2004年
4 刘浩林;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D];南昌大学;2005年
5 潘小鹏;中兴通讯公司企业文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康占军;郑州X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个案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押静;论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之路[D];重庆大学;2008年
8 李春蕾;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姜凌刚;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韩文明;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54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5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