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小学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摘要】:混合式学习模式在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小学教学中开展,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势,既可以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小学各学科的整合,进而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层次发展。本文阐述了在小学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资源建设原则、途径,并对该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进行一定的探讨。
【作者单位】: 青岛北山小学;
【关键词】: 小学教学 混合式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1]其中特别指出:要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提出要提高教学仪器、设备、资源的使用效益,在小学中混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媒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余胜泉,路秋丽,陈声健;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10期
3 徐恩芹;刘美凤;王春蕾;;我国中小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6年25期
4 路秋丽;余胜泉;;面向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凤;;网络版课件的设计与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李任峰;田香勤;王三虎;;多媒体技术在动物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3 王蕾;郑霞;平静;;Blended Learning理论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汪材印;张家喜;;混合式学习理念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孙月亚;李爽;杨丽娜;;网络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调查与研究课题研究报告[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刘春荣;刘宝艳;冯u&中;;网络教学平台中交互模块的分析与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纪红;郭公民;;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的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8 李宗泰;;基于信息技术网络的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2期
9 李文高;;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农村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保山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吕景霞;;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混合学习理论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红霞;杨保胜;张光谋;;基于网络的医学遗传学混合式教学初探[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2 沈丽佳;周红春;陈毓超;谢立群;谢思明;;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谢思明;沈丽佳;谢立群;;在《口腔病理学》教学中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7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治勇;基于网络日志的师范生自主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玲玲;基于Moodle平台的通用技术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玲;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晓东;基于Moodle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混合式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敏;多媒体辅助情景教学法在中职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秦伟;混合学习模式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铁华;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辅助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萌;以绩效技术为导向的企业E-Training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惠连晓;地方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及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芳;混合式教学支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5期
3 路秋丽;余胜泉;;面向学习对象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波,余欣欣,贾远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朱广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热的冷思考——访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赵勇教授[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1期
3 张蕴玫;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教书育人;2005年20期
4 金陵;;超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3期
5 徐业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J];黑河教育;2007年01期
6 徐凡;;加强课程意识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02期
7 杨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应避免的误区[J];考试周刊;2008年30期
8 樊辉;;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17期
9 吉双鼎;;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J];成才之路;2008年25期
10 邓慧;张新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度”的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2 李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与探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甘肃卷)[C];2010年
3 郑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探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黄一相;邵跃生;陈国荣;;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定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5 梁建国;;“运用资源库建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严兴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误区[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张宝;;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邢程;李玉梅;邵伟;余敏;吴克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王雅杰;刘美凤;杜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现象分析[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建登;稷山45名城区教师下乡支教[N];山西日报;2006年
2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江苏省镇江市谏壁职业高级中学 王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晓梦;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上海市教科院现代教育实验室主任 蒋鸣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性思考[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电子工业出版社 刘向永;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五问[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本期论坛客座主持 余胜泉 主持 余冠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处是大道[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刘向永;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泛虚化[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安塞县西河口中心小学 张小峰;浅谈小学教学多媒体辅助之优势[N];延安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银川市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学习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吴长永;师范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设计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姜灵芝;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磊光;我校不同类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上的差异研究报告[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洁芳;中美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小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中学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个案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8 邱晓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行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靳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析[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韦伟;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67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67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