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13:40
本文关键词: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精品视频公开课 建设现状 应用现状 改进策略
【摘要】:精品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为了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于2011年启动建设的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网络教育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开放,有利于促进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共享,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本文通过对教育部公布的前两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统计分析,发现目前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建设学校集中,视频录制、平台建设单调,,课程资源单一。本文拟从相关政策、技术应用、课程体系设计等方面总结出一系列推进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并引进成功的实践经验推动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网站调研、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应用情况,笔者通过问卷、个别访谈了解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获取情况、应用情况、对学习者学习的影响和学习者的需求情况,进而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存在的问题:视频课程资源不够丰富,课程内容设计欠佳,视频画面呈现不够合理,评价效果不够理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从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和共享应用两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改进策略,从国家相关政策入手,对课程内容建设、相关技术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精品视频公开课共享应用改进策略,从共享平台、共享应用以及评价方式几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精品视频公开课 建设现状 应用现状 改进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434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2
- 1 绪论12-26
-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12-14
- 1.1.1 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求12
- 1.1.2 教育观念的转变12-13
- 1.1.3 开放教育运动的全球化发展13-14
- 1.2 研究现状14-22
- 1.2.1 国外开放课程研究现状14-18
- 1.2.2 国内精品视频公开课研究现状18-21
- 1.2.3 简要评述21-22
- 1.3 研究意义22-23
- 1.3.1 理论意义22
- 1.3.2 实践意义22-23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23-25
- 1.4.1 研究内容23-24
- 1.4.2 研究思路24-25
- 1.5 研究方法25-26
- 1.5.1 文献研究25
- 1.5.2 网站调研25
- 1.5.3 问卷调查25-26
- 2 精品视频公开课相关概念26-34
- 2.1 相关概念26-29
- 2.1.1 视频资源26-27
- 2.1.2 开放课件27
- 2.1.3 开放教育资源27-28
- 2.1.4 开放课程28
- 2.1.5 精品课程28
- 2.1.6 精品开放课程28
- 2.1.7 精品视频公开课28-29
- 2.2 精品课程与精品开放课程的异同29-32
- 2.2.1 精品课程与精品开放课程的共同之处29-30
- 2.2.2 精品课程与精品开放课程的不同之处30-32
- 2.3 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开放课程的异同32-34
- 2.3.1 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开放课程的共同之处32
- 2.3.2 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开放课程的不同之处32-34
- 3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分析34-48
- 3.1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34-44
- 3.1.1 学科分布情况35-37
- 3.1.2 地区分布情况37-39
- 3.1.3 主办学校及其办学层次分布39-40
- 3.1.4 主讲教师职称分布40-41
- 3.1.5 评审体系41-42
- 3.1.6 网站建设情况42-44
- 3.2 精品视频公开课应用情况调查44-48
- 3.2.1 调查问卷设计44-45
- 3.2.2 研究对象45-46
- 3.2.3 调查问卷的实施46-48
- 4 精品视频公开课应用情况调查分析48-70
- 4.1 用户基本情况分析48-49
- 4.1.1 性别分布48
- 4.1.2 班级分布48-49
- 4.1.3 专业分布49
- 4.1.4 学校分布49
- 4.2 用户获取课程情况分析49-54
- 4.2.1 知晓情况50-52
- 4.2.2 知晓渠道52-53
- 4.2.3 访问方式53
- 4.2.4 访问存在的问题53-54
- 4.3 精品视频公开课应用情况分析54-58
- 4.3.1 应用目的54-55
- 4.3.2 使用时长和频率55-56
- 4.3.3 使用方式56-57
- 4.3.4 认真程度和理解程度57-58
- 4.3.5 评价方式58
- 4.4 精品视频公开课影响情况分析58-67
- 4.4.1 视频画面评价59-60
- 4.4.2 课程丰富性评价60-62
- 4.4.3 教学适用性评价62-64
- 4.4.4 更新速度评价64
- 4.4.5 学习效果评价64-67
- 4.5 用户需求分析67-70
- 4.5.1 教学内容需求67
- 4.5.2 教学资料需求67-68
- 4.5.3 教学资源格式需求68
- 4.5.4 教学设计方式需求68-69
- 4.5.5 改进意见69-70
- 5 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改进策略研究70-90
- 5.1 精品视频公开课相关政策改进策略70-75
- 5.1.1 更新观念70-72
- 5.1.2 政策支持72-75
- 5.2 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内容建设改进策略75-82
- 5.2.1 选题要素改进策略75-77
- 5.2.2 课程内容改进策略77-80
- 5.2.3 教学内容组织改进策略80-82
- 5.3 精品视频公开课技术支持改进策略82-88
- 5.3.1 视频课程拍摄技术改进策略82-84
- 5.3.2 视频画面改进策略84-88
- 5.4 精品视频公开课知识产权保护改进策略88-89
- 5.5 精品视频公开课经费支持改进策略89-90
- 6 精品视频公开课共享应用改进策略研究90-104
- 6.1 精品视频公开课共享平台改进策略90-99
- 6.1.1 视频公开课平台对比90-93
- 6.1.2 精品视频公开课平台设计改进策略93-97
- 6.1.3 精品视频公开课共享系统改进策略97-99
- 6.2 精品是公开课共享应用改进策略99-101
- 6.3 精品视频公开课评价方式改进策略101-104
- 7 总结与展望104-106
- 7.1 研究内容总结104-105
-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105
- 7.3 后续研究105-106
- 参考文献106-110
- 附录110-114
- 作者简历114-116
- 学位论文数据集11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二;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项目看国外网上开放课程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9期
2 王龙;丁兴富;;开放课件运动的国际拓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3 王龙;;创新推广理论视角下的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1期
4 陈琳;李凡;王矗;殷旭彪;陈耀华;蒋艳红;赵伟林;;促进深层学习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5 高鹏凤;周青;;认知风格与教学设计的多样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6 罗琳霞;丁新;;英国开放大学“开放学习”项目评述[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7 王爱华;汪琼;姜海标;;麻省理工学院怎样做开放课程[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8 明均仁;;MITOCW对我国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启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年03期
9 董榕;许玮;张剑平;;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及其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2年02期
10 李凤岐;加拿大开放教育的现状与特点[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791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91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