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广义现象学的认识论透视

发布时间:2017-09-04 14:28

  本文关键词: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广义现象学的认识论透视


  更多相关文章: 广义现象学 教育学 认识论 本质主义


【摘要】: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在多元化格局构成中总体上表现出广义现象学的认识论旨趣。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概略地说,就是以怀疑的知识态度和严格的科学精神,放弃前见观念和预设理论,实现对现象或事物本身的直观洞察与意义建构的一种认识论路线,是对传统本质主义认识论的否定和超越,直接导向了现代哲学在人学维度上的本体论重构,为教育学认识论转向提供了新路径。以广义现象学的多向度理论视域为认识论出发点,当代中国教育学研究呈现出多元化理论建构的生动景象。在不断拓展的广义现象学认识论意义上,教育学研究需要在个体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生命教育学、生态教育学和实践教育学方面有新建树。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皖西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广义现象学 教育学 认识论 本质主义
【分类号】:G520
【正文快照】: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教育学研究围绕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复杂境况与新问题,基于现代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涌现的新思想和新成果,学科发展的主体意识与问题意识不断增强,创造性地开拓研究路径和转换视角,逐步走向了开放多元的发展新格局,带来了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鹏程;;我的文化哲学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叶澜;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4 宁虹;;教育的实践哲学——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一个探索[J];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5 孙正聿;;求人类进步之是,刊文化研究之学——谈谈《求是学刊》的文化哲学[J];求是学刊;2011年01期

6 杨寿堪;实体主义和现象主义[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恩来;符号的世界——人学理论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尔人学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永平;;教学与更新教育观念的必要性[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5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蕾;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语感培养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瞿葆奎;钟启泉;;教育政策与教育科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6期

2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赵一红;后发型现代化——对发展理论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伟,王坤庆;人:哲学与教育学的契合点——关于教育学为什么需要哲学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03期

2 余雪冰;;对教育学理论演变现象的一种解释[J];大学时代(B版);2006年10期

3 郭翠菊;;对教育学独立学科标志问题的再思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高维;;国内教育学视野中的隐喻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2期

5 孟兰兰;;谈隐喻在教育学中的作用[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韩萌;韩延明;;教育学的革新与展望摭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2期

7 郝德永;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8 李向辉;;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泛哲学化倾向原因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姜玉海;;教育学教学策略的改革创新[J];甘肃科技;2007年09期

10 郝德永;;课程的本质主义症结与“合法性”危机[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德永;;课程的本质主义症结与“合法性”危机[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周虹;;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和主客体关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尹艳红 于怀清;“拯救男孩”,我不认为需要特别的关注[N];中国妇女报;2010年

2 郑豪杰;课程的品质本该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九江十二中 唐晶晶;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N];九江日报;2008年

4 九江市长虹小学 张卫;试析教师职业生涯的管理策略[N];九江日报;2010年

5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系主任 杜成宪 上海行健学院讲师 张爱勤;孟宪承与现代中国教育[N];文汇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庞庆举;教育学的人性假设与理论构建的关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东方;复杂性理论观照下的教育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应建庆;教育中的知识合法性[D];复旦大学;2011年

5 肖e,

本文编号:792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792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