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IDNT模型促进新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信息技术环境下IDNT模型促进新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摘要】:IDNT模型专门针对新手教师发展教学设计能力。国外研究表明,该模型在支撑新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上具有较好的实效性、普及性与推广性,但在国内尚无IDNT模型的实证研究。鉴于此,作者设计了信息技术环境下IDNT模型促进新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培训方案,在54位教龄为1~5年的中学新手数学教师中进行了为期20周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信息技术环境下IDNT模型对新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有显著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宜昌市第九中学;
【关键词】: IDNT 新手教师 教学设计能力 信息技术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学科学业评价标准的研究与开发(课题编号:BHA060030)
【分类号】:G434;G633.6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始终处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地位。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的意义在于它不仅决定着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这些都将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从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历程看,教学设计能力最初是作为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肖锋;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研究工具[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李晶,李龙;教育技术职业人员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标准(CETS)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之四[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1期
3 齐媛;张生;;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述评[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1期
4 唐水明;徐颖;;以网上研修带动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年04期
5 朱一军;褚金岭;;创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支撑和保障体系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7年04期
6 顾小清;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7期
7 吕林海;;新手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发展:理念与模型——基于对国外IDNT模型及其思想的引介与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昌木;教师成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英;;提升高校教师幸福感之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钟志强;;教学过程互动关系分析与评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杜治华;;高校体育术科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1年03期
4 赖俊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调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李莉春;;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层次与能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6 张淑敏;;高校教师合作的问题与策略[J];才智;2009年30期
7 贺丽娟;;我国反思型教师职前培养的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4期
8 周月红;史春元;张艳永;王厉兵;路永平;;师专体育教育专业创新型与应用型准教师培养的困境及对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卓存杭;;关于福建城乡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知识结构认知现状的比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7期
10 钱建秀;;高校师范生实习成效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探研[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蒋永贵;;教师的知识对初中科学新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韩明莲;;数学教学论开放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刘小辉;;新课程下数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苏洪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双重矛盾——关于一个数学教学案例分析的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陆新生;;从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看高师数学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耿青松;;小学教师数学文化观的调查与培养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邝孔秀;;我们需要怎样的数学教师教育课程——基于十年中学数学教师成长的反思[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宋燕;大学教学学术及其制度保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越飞;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贺忠红;高校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王长建;民办职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红敏;南京晓庄学院顶岗实习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沈方梅;语文学科知识向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转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建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技术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向东,郑日昌;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测评[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桑新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11期
3 陈明选;目前高校电教人员的素质问题与对策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4 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5 刘雍潜;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研究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6 李龙;教育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结构——五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7 南国农;世纪之交,电教者的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8 胡巍;论信息化社会教育技术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吴晓义;杜晓颖;;能力概念的多维透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翠;鞠慧敏;;新手教师教学设计专长培养策略——基于专家教师教学设计专长特征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2 郭凯;陈琳;;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获得缄默知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吴雅琴;王晓东;;现代教学媒体促进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从教学设计角度出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24期
4 汪晓东;;教育技术是个“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导刊);2007年04期
5 张利远;;教育信息化环境与教师信息素养培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5期
6 淄博师专附属小学课题组;高令峰;;关于交互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淄博师专学报;2008年02期
7 陈清容;;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阻抗及消解[J];考试周刊;2010年38期
8 高越飞;王兴辉;邱永权;;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21期
9 伍叶琴;;信息技术在教师分层培训中的应用——基于SIEC模型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1年09期
10 丁雪全;;教育领域的革命——剑桥信息技术[J];山东教育科研;1995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勤攀;;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2 谢玉林;;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地位[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4 唐跃平;唐清安;;网络教学对高等学校教育职能的改变与影响[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杨南;张应国;杜艳梅;;信息技术资源“零浪费”的研究[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教师信息技术“三位一体教学”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李春鹏;张新奎;李为民;;信息化课堂教学“三原则”解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温伟明;;自主学习活动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息技术》中的课程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熊建 任成琦;信息技术:助推中西部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记者 郭广智;让信息技术惠及下一代[N];黄南报;2009年
4 康雅楠;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N];长治日报;2010年
5 曹全利;信息技术与信息学奥林匹克教学思考[N];莱芜日报;2010年
6 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贵阳市教育局局长 李秉中;用信息技术为家长学生“减负”[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曹东;信息技术带中国教育跨越式发展[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记者 张林月;今年我市招60名特岗教师[N];鹤壁日报;2011年
9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电教中心 高嗣慧;“自查”让评价从考试泥潭中拔出脚[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电子工业出版社基础教育教材事业部 刘向永;打造信息技术[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黄笑冰;从新手教师到课程领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治平;面向个体的教科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中华;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效能差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王红明;克什克腾旗教师进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状调查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玉新;基于知识管理的网上协作学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孔鲲鹏;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崔晓慧;信息技术环境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7 蒋红霞;基于信息技术的化学概念图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翠凤;中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之整合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秋静;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大勇;关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20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2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