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远程教育论文 >

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教学转化

发布时间:2017-09-10 19:16

  本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教学转化


  更多相关文章: 建构主义学习论 认知失衡 差异性认知模式 学习共同体


【摘要】: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学习转向呼唤学习理论的发展及其教学转化,不断融合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建构主义学习论为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逐渐形成了以增强学习者知识基础与宽度为条件重构其失衡的知识体系,以问题情境为注脚建构差异性认知模式和以学习共同体为交往平台验证假设与留白等具有内在逻辑和观念体系的教学转化过程,并需要克服当前建构主义学习论引用过程中的教学场域时空局限、教师权威的传统"压制"以及以教为核心的文化固化形式,转变教师角色定位,进而形成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新文化,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论 认知失衡 差异性认知模式 学习共同体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本土文化的西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09YJC880084)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理论与实践的“孪生”关系生成了复杂的教学场域,凸显了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张力结构,也为其有机结合提供了新的要求。面对多元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多元“指导”,原本混沌的教学实践更加让人“不可捉摸”,引发了无数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对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研究和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砾卉;张庆林;陈宁;;论批判性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教学的有效结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杨灿辉;;物理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学生的疑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3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丁智琼;;“快乐即幸福”与“有德即幸福”——伊壁鸠鲁学派与斯多亚学派幸福观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吴怀东;;历史 现实 方法——欧洲浪漫主义思潮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李家玉;朱跃;;莎士比亚《麦克白》原型叙事空间主题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马家安,李宜江;论学习策略教学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周林;从自我意识中剖析元认知的实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周登会;文科班物理课程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蒋名平;;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硕兵;;红色资源在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探讨[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邓华;;略论机械自然观的内涵及其影响[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4 李建军;;文学之病与超越之路[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4)[C];2007年

5 杨建华;;《太上洞渊神咒经》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李永健;李萍;;“博客”建构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余曼莉;;构建有效教学课堂与开展分段式地理教学初探[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8 王轶;;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芦净;;案例教学应用于高职思想政治课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宁本涛;方琴;;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配置策略探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8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尹佳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政治思考[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季婧;理查德·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杨;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罗靖;高师生挫折承受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刘皓;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邓岚;《苏菲的世界》:多面体折射下的人生呈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丽娜,丁新;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的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03年06期

2 华卜泉,张蓉;教学研究欢迎“外行介入”[J];教学与管理;2004年23期

3 佟晓妍;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师共同体初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王海燕;网络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05年03期

5 钟志贤;;知识建构、学习共同体与互动概念的理解[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王作亮;;教师专业化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7 杨丽波;梁宏宝;高晓红;赵玲;;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研究教师教育信息化[J];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8 白磊;;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9 蓝同磊;;试论师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的意义及其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10 万舒;张晨;袁晓斌;;论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4 ;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态理念的重大变迁——兼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未来教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之异同[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薛焕玉;;用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薛焕玉;;用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宜军;组建学习共同体,我的学习我做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张丽亚;西山区:利用教育博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N];昆明日报;2011年

3 王艳玲;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实习记者 张滢;教师在网络中结成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简作军;建设校长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丁亦周 王小兵;互学互助,打造精彩校外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1年

7 记者 时晓玲 刘琴;“学习共同体”让所有学校共同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局长 孙波;区域教育和谐发展的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波;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田莉审;视教师“自我认同”的力量图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任之丁;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D];河北大学;2010年

6 芮先红;有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英国EPLC项目的经验及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江静;Ajax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大学;2011年

8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丽波;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包蔼黎;迈向课堂学习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26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26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