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三要素”谈民族社区教育竞争与文化传承
本文关键词:从“教育三要素”谈民族社区教育竞争与文化传承
更多相关文章: 民族社区 学校教育竞争 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三要素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性向民族社区持续嵌入,民族社区文化传统传承程式"骤然"消解,呈日趋式微之势。民族社区学校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前沿阵地,然而因其触及"学校教育竞争",实践步履维艰。文章从"学习者"、"教育者"和"教育措施"等"教育三要素"这一原点追根溯源,并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尝试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旨在重构民族社区现代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
【作者单位】: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民族文化宫办公室;
【关键词】: 民族社区 学校教育竞争 民族文化传承 教育三要素
【基金】: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价值与发展机制研究”(编号:13XMZ040) 2012年度贵州省社科规划项目“贵州苗族社区教育价值观变迁的人类学研究”(编号:12GZQN15) 2011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文化变迁与教育选择:黔东南苗族社区学校教育的人类学透视”(编号:11JD097)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追根溯源目前,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收效甚微已成不争的事实。在其相关研究中,避开学校教育竞争而论及“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已成我国当下主流研究旨趣,如何“起而行之”,并对之做出有效回应呢?笔者认为须从“教育三要素”与“学校教育竞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义平;;为什么必须选择市场经济?——重读斯密[J];读书;2012年03期
2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年06期
3 王国超;;从“三要素”解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平;刘琳琳;;农民流动的现实图景与前景展望——以M村农民流动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胡玉萍;;留京,还是回乡——北京市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实证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3 武晋;徐晓鹏;王伊欢;;北京市生态涵养区农村劳动力就业动机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4 陈婉婷;;农村男性偏好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5 陈藻;;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 确保统筹城乡工作快速推进[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聂靖人;;当代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董宏伟;;农民工民生权利的层级保障[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8 周霞;回乡,还是留城?——对影响农民工理性选择的因素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赵锦山;;大学生就业压力与专业承诺——一个理性选择理论的视角[J];科技和产业;2007年06期
10 方少勇;;拉文斯坦移民法则与我国人口的梯级迁移[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奎;;进京保姆:一种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女性劳动力转移模式——基于甘肃陇东南L村的个案分析[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周婧;杨庆媛;翁才银;戴佩淇;苏康传;;基于兼业行为的大城市边缘区农户宅基地流转分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3 张秀梅;甘满堂;;农民工流动家庭化与城市适应性[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乐;;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以厦门市同安工业集中区为例[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桂桂;;返乡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实证分析——基于贵州省406个样本的调查[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周培明;张智敏;;影响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的因素分析——对武汉市的调查[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陈倩;;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迁移的理性归因[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江艺东;;进城务工人员定居地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全国12个城市问卷调查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9 许恒周;郭玉燕;;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临清市为例[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10 崔凤;刘洁;;流入与流出:海岛渔村人口的社会流动——一个研究框架[A];2013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四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滕海峰;欠发达地区土地要素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岳雪莲;仫佬族流动人口与流出地社会变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7 陈巧玲;农村改革中农民推动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8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刘缉川;江西农村居民消费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方少勇;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生产要素配置[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830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830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