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小时代”乡村学校价值缺失与回归
本文关键词:“后村小时代”乡村学校价值缺失与回归
【摘要】:学校布局调整、"村小"的撤并使乡村进入"后村小时代",学校的缺场,导致其社会教化、文化传承等价值难以为继。从文化社会学的视域出发,作为乡村文明传承与发展的动力和支柱,"村小"的价值目标应定位于社会教化、文化主体培养及对乡村优秀文化的传承,进而通过自我更新、与乡村社区的文化互动以及从政府与社会寻求外在支持等途径实现乡村学校的价值回归。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专项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研究——以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县域教育为研究重点”(JG14JX04)
【分类号】:G629.2
【正文快照】: 众所周知,乡村学校是乡村社区文化的中心、精神文明的象征,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教化、价值引领的使命和作用。学校是乡村文化的堡垒,更是乡村文化继承、发展创新的载体,乡村对于乡村学校成其文化之根、文化之源。在“后村小时代”,脱离乡村的学校与远离学校的乡村引起了乡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村;后村教育日记[J];山东教育;2002年16期
2 ;农村女性歧视怪圈,谁之过——评李银河《后村的女人们》[J];农家女;2010年03期
3 刘锋焘;刘后村寿词浅论——兼谈后村与贾似道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4 阎君禄;后村研究述评[J];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马兴春;;法律遗忘的角落[J];百姓;2002年06期
6 王琳;;东疏镇也有个“马大姐”[J];祝你幸福(知心);2010年04期
7 阎君禄;欲托朱弦写悲壮——后村寿词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王琳;;女大学生宋文的村官生活[J];祝你幸福(知心);2010年03期
9 郑丽霞;曾进兴;;后村诗词之多元矛盾性阐释[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10 赵孙易;;最美的路[J];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适用);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郝迎利 实习生 张建文;刮目相看新后村[N];西安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华;浮山后村最后一批居民分房[N];青岛日报;2011年
3 通讯员 王涛 阎茂节;海后村为60多名大学新生颁发奖学金[N];连云港日报;2008年
4 记者 纪正鸿 通讯员 林海;“红色摇篮”岱后村[N];丽水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许渊 通讯员 许婉琳;庄后人的新尝试:村庄管理企业化[N];台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徐建东;哈市灾后村屯撤并易地重建启动[N];哈尔滨日报;2013年
7 市统计局驻松阳县坳后村农村指导员 王树斌;走出大山:贫困山区农民走向富裕的康庄大道[N];丽水日报;2005年
8 通讯员 葛忠海;辽宁清原县管好建强换届后村班子[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李志雄;大皇后村的变迁[N];经济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周大彬 通讯员 孙志华;松阳坳后村下山告别“十难村”[N];丽水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素婷;刘后村书判法律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2 牟鹭玮;后村诗论精神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79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27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