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1)

发布时间:2016-10-11 14:13

  本文关键词: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应顺应世界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态势,总结和借鉴我国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实践经验,整合学科专业课程,夯实通识教育课程,重视教育专业课程,强化教育实践课程,增加自主选修课程。

关键词: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课程设置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programs for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go with the tide of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setup of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 of the world. We need to make summary and draw lessons from our owe practical experiences, make integration of the specialties,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general knowledge education ,pay great attention to pedagogic course, strengthen educational practice courses , increase selective cours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er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curriculum program; curriculum setup

 

一、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发展特点

纵观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它们各有侧重,各具特色,但都强调教师教育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其改革的基本倾向是由“训练模式”(training)转为“开发模式”(development)。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淡化学科专业意识

在近代科学高度分化基础上形成的泾渭分明、条块分割的“窄专业、细学科”,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科学高度综合的整体发展要求。当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呈现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大量的新兴学科。科学知识产生方式也得到了更新,“以问题为中心”的新知识产生方式,取代了以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产生方式。[1]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专业意识越来越淡化。“宽口径、大学科”已成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在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两门以上学科专业知识,并开设了大量的综合课程。如美国要求初等学校教师的志愿者必须修完朗读方法、算术、社会、理科和美术等学科;英国要求学生能承担小学所有学科的教学,并规定必须修读全国统一安排的核心学科专业课程算术、英语和理科各150课时以上;德国则要求学生至少要修读两门学科专业课程。

(二)重视通识教育课程

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通识教育课程,认为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是未来教师从事教学的必要条件。如美国通识教育课程占总课程的40%,日本占37.7%,德国占33.3%。[2](51)因而普遍主张教师要由综合性大学来培养。如美国取消了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全部改由综合性大学来培养;英国则由多科性高等教育学院教育系和综合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来培养;法国通过教师教育大学中心(IUFM)来培养;德国各级各类教师也都由学术性高等学校培养。此外,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特别重视吸取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最新成果。例如,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美国要求教师掌握使用计算机开展情报信息化教育的技能;英国宣布政府支持中小学教师配备计算机及连接信息高速公路;德国1996年开始推行“学校网络”计划,并把计算机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强调教育专业课程

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教育专业课程比重大是普遍现象,如德国教育专业课程占总学时数的25%,英国占25%,法国占20%。[2](51)他们认为,教师与医生、律师一样,也是一种职业,有其独特的专业化要求,这种专业化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所无法替代的,设置大比重的教育专业课程是使师范生走向专业化的重要途径。另外,从课程内容看,教育专业课程具有涉及面广、实用性强的特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课程,涉及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行政与管理、教育技术等;二是教学法,包括教学方法与策略、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以及教学计划、教育测量与评价等;三是教学实践,以教学见习、临床实习等多种方式进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和较大的灵活性,既有讲座,又有专题讨论,而采用最多的是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即边理论学习、边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共同探讨如何解决。

(四)注重教育实践课程

重视教育实践是西方发达国家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如美国师资培训课程中有大约一个学期的时间集中用于教学实践。德国非常强调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不仅在大学阶段安排了实践,而且还规定了二年见习时间。法国则将教育实习系统化和制度化,安排了三类教学实习:即熟悉性实习,其目的在于让准教师身临其境,初步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认识学校的组织运作、教学时间安排等各方面,为师范培训建立感性基础;陪同实践实习,由指导教师带领,2~3名学生一组,主要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和分析,也可以由指导教师安排进行少量的教学活动;责任实习,实习教师尝试独立展开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3](98)而英国的教学实践则是师资培训课程的重头戏,他们特别重视小学的参与,通常采用与本地区小学合作办学的方式,从而使师资培训密切结合小学教学实际。

二、我国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自1984年南通师范学院率先开展“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班实验、1998年南京师大与晓庄师范学院联合招生试办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就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小学教师培养高等教育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还很不成熟,尚处在“边实践、边研究、边建设”之中。尤其是课程建设方面,人们在不同的背景、时间与条件下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它们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一)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共同点

1.专业定位基本一致。大都主张“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大学(本科或专科)”。基于这一专业定位,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规格可概括为“宽口径、厚基础、广适应、强能力、高素质”。

2.培养模式基本相同。概括地说,就是强调“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

3.课程理念基本一致。历史上有影响的课程理论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科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学科为中心,教材必须按照科学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知心理活动来组织;二是活动课程论,强调教学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教材;三是结构课程论,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4]综观我国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现状,基本上还是以学科课程论为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的。

4.课程结构基本一致。从课程内容与专业的相关程度看,课程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板块:一是公共基础课程,为未来小学教师所需的较广博的综合性文化知识的系列课程;二是学科专业课程,一般是为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专门学科教学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而开设的系列课程;三是教育专业课程,这主要是毕业生从事小学教师职业所必需的教育理论与技能。[5]从学生学习的自主程度来看,则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范围涵盖小学各科,但以中文、数学和教育三类课程为重点。其中,选修课程又分为指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开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兴趣,发展专长。

5.增加教育专业课程。与传统的师范教育专业相比,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加大了教育专业课程的比重。有的学校特别是高师教育系或教科院开办的小教专业,教育专业课程几乎接近于教育系专业学习的科目,占40%左右;大部分师范院校一般占20%左右;五年一贯制小学教师教育专业由于公共基础课程课时比重大,其教育专业课程所占的课时比相对少一些,但一般也保持在10%左右。

6.注重教育教学实践。一是教育教学实践时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且强调“不断线”地贯穿于整个学程,一般在10~15周之间;二是教育教学实践方式趋于多样化,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研究及课外活动等。

(二)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同点

1.人才培养模式不同。虽然各校都强调“综合培养”,,分科(向)发展”,但有的学校如上海师大的课程设置方案偏重于前者,有的学校如首都师大则偏重于后者。

2.专业设置方向不同。虽然各校都主张课程设置要分专业方向,但专业方向的数量、划分的时间与方式则不尽相同。有的设置的专业方向多,如首都师大、杭州师院多达八个专业方向;有的设置的专业方向少,如上海师大只分综合文科和综合理科两个方向;有的从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分专业方向;有的则是前段学程通修,后段学程才分向选修;有的通过限选课程划分专业方向;有的则通过必修课程,尤其是专业必修课程划分专业方向。[6]

此外,有关课程设置的科目、内容、课时以及组成课程体系的各部分在总课时中的比例等方面也有所不同。

三、我校对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构建

我校作为毛泽东同志的母校,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在小学教师教育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1992年我校首次开展五年一贯制小教大专班实验以来,先后于1999年开始招收二年制中师对口招生大专和三年制高中生源大专,2002年开始招收“专本沟通”专业小教本科,现已形成“二三四五”四种培养模式(即二年制中师对口大专、三年制高中起点大专、四年制专本沟通本科、五年制初中起点大专)。在一所学校集中了四种培养模式,这在全国也属少见的。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通过对各种培养模式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和总结分析,同时借鉴了国内外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初步构建了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

(一)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构建课程方案的灵魂。为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顺应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我们确定的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反映21世纪社会发展对小学教师的新要求,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逐步构建结构合理、面向未来、综合性与一体化的课程新体系。

1.课程设置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长期以来,学科本位论一直占据我国高师课程设置的中心地位。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与专、精、深,这种课程越来越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加以改进。我们认为,课程方案的设计,必须综合反映学科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人的价值观,同时满足这三个方面的需求,尤其是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主动实施素质教育。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教学田野”:教师的自我成长之域(1)
下一篇:论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1)

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1)相关推荐

  摘要: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占据核心地位,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分析了多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总结了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和具体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探讨;实践教学模式

  一、国内外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1.1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1)德国“FH”实践教学模式[1]。“企业主导注重实践过程管理型”是德国FH模式的实践教学特色。

  1)FH的实践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

  2)校企合作已经制度化,实践教学特色突出;

  3)企业对FH实践教学上的支持程度之高为世界之最;

  4)德国FH模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模式。

  德国FH模式的办学经费是由国家和企业分担的,或者由基金会资助。

  企业无偿给学生提供实践岗位,学校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培养目标,政府对校企合作制度化,是FH实践教学模式成功的三要素。而目前我国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立法支持、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念等方面都还差距很大,所以在学生基于对岗位了解的实践教学方面存在较大难度。

  (2)加拿大、美国以能力为基础(CBE)的实践教学模式[2]。CBE模式的实质就是重视能力中心的实践教学模式。

  CBE模式实践教学,在安排实践教学计划前进行大量的调研分析。通过岗位分析确定学生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从而确定学生的学习科目,并制定评价标准,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标。

  1)评价体系的建立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

  2)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而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

  3)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实践学习。

  学校内实验室、实训车间比较先进的设备,主要以企业提供为主。

  (3)英国、澳大利亚的(CBET)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行业分析,构建符合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模。

  (4)澳大利亚TAFE教育系统。澳大利亚TAFE体系是是完全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之上的教育和办学体系。其实践教学模式特点是:

  1)以国家资格证书为基础;

  2)以行业为导向。

  TAFE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政府全额投资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能够满足学生进行职业岗位训练的的水准,从而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5)美国社区学院模式实践教学。开放性是美国社区学院模式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实践教学对象的开放、实践教学管理的开放、实践教学目标的社区开放和实践教学形式的开放。

  (6)英国以资格证书为中心(NVQ)训练模式。英国“国家职业资格”(NVQ)职业资格是全国通用的,由授予机构颁发给个人,提供就业或继续学习的凭据。它的主要特点决定了英国的以资格证书为中心的训练模式(NVQ)的特点。

  1)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标准体系;

  2)以实际工作表现为依据的考评体系;

  3)以证书质量管理为质量保证体系。

  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工学结合”、“三段式模式”、“五阶段周期循环模式”、“能力本位模式”、“一条主线、两种证书、三个层次岗位能力、四个方面保障与管理”为核心内容的“一二三四”式实践教学体系、“一主两辅(以应用型为主,复合型、外向型为辅)模式”等10多种实践教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专门应用型技能人才,以职业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基础理论的实用性和技术理论的应用性,课程内容以“应用性”为主,教学过程注重“实践性”。高职教育应进行广泛的企业调研,通过岗位分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行动导向课程教学。

  三、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育观念难以打破,教学思路很难突破

  (2)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缺乏相关政策的有力支持

  (3)校企合作普遍面临较大困惑

  (4)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2)实践设施难落实;

  3)实习课教学中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4)实践教学体系与实际生产现场脱离。

  四、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1)构建“双师型”师资团队[3]。师资队伍是教学实施的主体,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水准。采取政策鼓励措施,充分调动专任教师的企业顶岗实习积极性,通过合理配置师资资源,调配老师进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从行业或企业中招聘实践经验丰富、职业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做专任或兼职教师。通过专兼结合、工学结合的方式,打造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课程改革。行动导向教学着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行动导向课程教学改革为依托,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课程建设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培养学生的岗位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3)推行“双证书”制。以职业资格认证为依托,完善课程建设,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试方法。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取得核心职业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全面提高职业能力。构建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殷红.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及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启示[D].天津:天津大学,2012:29-30

  [2]陈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18-19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探讨
下一篇:浅谈普法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讨相关推荐

  摘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对党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出的一贯政治要求。建设坚强领导班子,党委书记要发挥好民主集中制作用,努力营造民主氛围,提高科学决策质量,健全监督机制。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监督机制 教育管理

  党委是一个单位的领导核心,新时期推进党委建设创新发展,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和民主集中制根本原则,建班子、统班子、带班子、强班子,不断加强对班子成员的教育管理和有效监督,建设善学习、讲政治、作风实、团结好、威信高的党委班子。

  一、把贯彻民主集中制作为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根本

  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确保党委实施正确领导。

  1.1加强教育引导,打牢思想基础

  加强对党委班子成员的思想教育,加深班子成员对依法决策是确保党委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制度保证的认识,是实现党委集体领导的必要环节和重要方法的认识,是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质量内在要求的认识,打牢班子成员自觉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基础。

  1.2学习法规制度,打牢理论基础

  认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党章》,以及历届领导人关于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加强党委建设的法规文件,使班子成员学习理解和掌握相关法规制度,奠定班子成员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基础。

  1.3加强实践锻炼,打牢能力基础

  把加强实践锻炼作为加强班子成员管理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实际工作中,注重给班子成员交任务、压担子,搞好传帮带,特别是在研究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引导班子成员依据法规制度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处理问题,提高集体领导的能力。

  二、把营造民主团结氛围作为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关键

  团结是衡量班子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标准,是班子的生命,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看重它、珍惜它和维护它。

  2.1书记要树立民主作风

  在党委内部确立书记与委员权利平等、责任不同的思想,充分发扬民主、认真履行责任;确立地位平等、要求不同的思想,带头率先垂范,处处为人师表;确立决策平等、执行不同的思想,主动深入实际,带头抓好落实,以书记的民主作风引领班子成员。

  2.2委员要树立全局观念

  教育引导班子成员认清感情不能代替原则,人情不能违背政策,品行不能左右法规,在班子内部牢固树立讲大局就是讲党性、讲大局就是守纪律、讲大局就是有能力的思想。

  2.3班子要树立团结思想

  引导班子成员注重思想上沟通,遇事要商量,出现问题多谈心,发生矛盾多交流;注重工作上配合,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真正做到合心、合拍、合力;注重生活上关心,既有密切的工作关系,又有深厚的同志情谊。

  三、把提高科学决策质量,作为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核心

  决策是党委领导工作的核心,必须坚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

  3.1形成科学决策氛围

  要努力摒弃思维陋习,优化决策思维;要加强党性锻炼,时常换位思考,自觉突破心理定势,克服求全心理、虚荣心理、逆反心理、从众心理和盲从心理的影响;要防止决策民主的形式化,真正把大家参与决策的责任意识、自觉意识调动起来,真实想法挖掘出来。

  3.2遵循科学决策规律

  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求和严格程序,把“十六字”方针作为根本保证。在决策原则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原则,并把握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服从大局”的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等三个原则。在决策程序上,要按照八个步骤决策,不搞临时动议、仓促上会或者歪曲、简化程序,保证决策程序严谨规范。在决策方法上,运用好调查研究法、科学预测法、定性定量分析法、试点实验法等新方法,尤其要重视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论证等形式搞好调查论证。

  3.3搞好科学决策保障

  决策形成后,要按照党委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抓好决议落实,党委注意听取决策执行情况,以便及时修正错误,制定措施,保证决策的贯彻落实。

  四、把健全严格监督机制,作为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保证

  加强对班子成员的监督制约,必须整合各种监督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面、强有力的立体监督网络。

  4.1强化上级监督

  上级党委、纪委要利用专项检查、参加下级党委民主生活会或考核班子、考评干部等时机,广泛深入地与下级班子成员交心谈心,了解掌握下级领导特别是主官的思想、工作和廉洁自律情况,及时发现和指正存在的突出问题。

  4.2严格党内监督

  要从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入手,加强党委内部监督,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班子成员之间要敢于开展思想交锋,“常拉袖子,常敲警钟”;同时,要勇于解剖自己,讲缺点不轻描淡写,讲问题挖思想根源,对自己的问题和过失,不回避、不强调客观,不推卸责任。

  4.3突出职能监督

  职能部门坚持原则,用好手中权力,是防止班子成员发生问题的重要关口。对领导交办的事,凡不符合规定的,要做好解释工作,绝不能不讲原则,随声附和。

  4.4加强群众监督

  要增强党委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行办事公开,防止班子成员滥用权力;要进一步拓宽民主渠道,及时掌握群众对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要加强社会全程立体监督,确保对班子成员监督不留死角。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以人为本护理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探讨相关推荐

  摘要:文章首先对以人为本护理理念进行简要介绍,并在分析其在护理教育中应用效果的基础上,探讨行之有效的实施对策,以此来为日后护理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以人为本 应用 护理教育

  以人为本旨在以“人”为发展基础和核心,重视人的需要,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在首要位置。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入,将该理念引入到护理教育中也成为了一个必然趋势。在护理教育中强调“以人为本”,不仅可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提高医院护理水平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在明确以人为本护理概念在护理教育中应用效果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内涵

  护理教学中涉及的以人为本,主要指的是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以个性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目的,将课堂变为实验室或实习病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人为本护理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就目前护理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来看,其教学形式有很多种,且每种教学形式的目标都是从学生的个性出发,注重学生的发展,对于信息的传递也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逐步转向“互动式”教学模式。总结起来,以人为本护理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中心由学生逐步转向患者

  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不同,护理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所以,如果在教育过程教师仅仅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指出知识中的难点与重点,那么势必无法使学生充分掌握临床知识,对日后步入工作岗位的实践也不会有很明显的帮助,难以从根本上实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和主要参与者,为了确保其能够将护理临床知识充分掌握,教师需要在授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比如说,与患者交流、搜集相关临床案例等,并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若条件允许,在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充分理解掌握之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实践机会,让学生作为服务患者的主体,带教老师则主要充当指导角色。

  2.2教学目标由学生的发展转向患者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护理教学,其目标的实现需要有一个过渡,即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发展――患者的护理。在这一目标的驱使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充分体现出来,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3信息的传递方式由单项传递转为多项信息的互动模式

  在传统的护理教学中,教师在知识传递方面采取的几乎都是单向传递模式,学生只能作为接收者被动接收教师传递来的信息,虽然这种方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但伴随着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不断深入,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呈现出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将信息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多项信息的互动模式,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

  三、提高护理教育质量的途径

  随着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护理教育中的不断深入,对护理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将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在未来的时间里,教师必须从多个方面着手,实现对教学活动的优化与完善。

  3.1转变护理教师的教学理念

  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去的时间里,教师始终都是课堂的主体,采取的教学方式也普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生在课堂中过于被动,无法发挥自主性,这样的课堂氛围一来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没有帮助。所以,护理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教师要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心解决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引导,在情感的延伸与交流中提高认识,达到共识。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通过不断学习以人为本还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3.2培养教师自觉的服务意识

  培养教师自觉的服务意识也是以人为本护理理念下护理教学对教师的一个根本要求,服务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能居高临下的面对学生;

  (2)提升自身的亲和力,不可有专制意识和霸气;

  (3)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为学生着想;

  (4)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耐心讲解,做到循循善诱;

  (5)要讲究艺术,使学生在教学中获得美的享受;

  (6)要因材施教,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要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达到最佳,教师除了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之外,还要结合护理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教学的整体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将以人为本护理理念有效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日后医院护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花蕾.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3).

  [2] 李玲,马莉,张蕊.以人为本理念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1(15).

  [3] 彭小梅.护理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概念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2(12).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武警院校学员保密素质培养途径研究
下一篇:加强班子成员教育管理和监督探讨

以人为本护理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相关推荐

  摘要:在分析武警院校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学员的日常学习及生活情况,提出了培养其信息安全保密素质的几种措施。为当前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武警院校学员 培养途径 保密素质

  引言

  近年来由信息技术导致的军队失泄密事件不断增长,维护武警部队信息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信息安全保密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武警院校学员是武警部队未来的初级警官,是武警部队秘密的知悉者和利用者,也是将来武警部队秘密的主要保护者,因而加强他们的信息安全保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素质是武警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武警院校学员信息安全保密素质现状分析

  信息安全保密素质是指在信息化条件下所应拥有的信息安全保密意识、信息安全保密技能、信息安全保密法规知识和落实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规范信息安全保密行为的能力。目前,武警院校学员从入学之日起,就开始学习军队相关条令条例,定期开展保密教育,虽然对保密法规和制度有一定了解,但对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严峻形势缺乏认识,对失泄密的形式、信息安全技术防范等缺乏了解。可以说他们中绝大部分人信息安全保密意识淡薄,保密技能差。在和学员交流中发现,学员的保密素质距离军队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上不重视,保密意识淡薄。不少学员认为自己没有接触到军队秘密,而且也感觉不到身边有什么秘密,何来泄密可言,因此不会出现失泄密的问题。从思想上就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更别谈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去自觉落实保密规定的问题。

  (2)对当前窃密技术和手段缺乏了解,敌情观念淡薄。学员基本为九零后学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思维比较超前,对移动通信、计算机和网络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操作技能,但对新形势下的窃密技术缺乏深刻认识,保密技能较差。在使用移动存储介质、计算机和手机,尤其是无线网络时不按照规定,违规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3)信息安全保密自我管理能力差。条令条例以及保密教育的学习多了以后,有些学院麻木了,甚至有些学员存在抵触心理,对常规保密法规不去主动了解,也不关心。不依照保密规章制度办事,嫌麻烦,认为小题大做没有必要,想当然行事,做事情不受约束,存在极大的泄密隐患。

  二、武警院校学员保密素质培养途径

  针对学员普遍存在的保密意识差、保密素质低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2.1依托课堂教学,系统讲授信息安全保密相关知识

  对学院所有学员开设《武警信息安全保密》这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涉及的内容包括使学员了解信息安全保密面临的严峻形势;掌握军事秘密和保密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通信方式的保密隐患及网络窃密的主要手段;正确掌握涉密实体的物理安全保密技术与方法,掌握移动介质的正确使用、计算机涉密文件的存贮与销毁、网络信息安全传输等技术、方法;自觉按有关保密规定使用各类通信工具;掌握信息安全保密法规与管理的基本内容,熟悉部队日常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明确信息安全保密的职责与义务,掌握涉密事件的相关惩处规定及补救措施。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当前存在的各种泄密隐患以及针对隐患所能采取的保密技术与防范措施,同时也涵盖了军人应遵守的各种保密条例,有助于学员全面透彻理解各种保密知识,大幅度提高保密素质。通过系统施教,让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员的信息安全保密素质从思想上、行动上、知识上、技能上全面得到提高。

  2.2不断深化保密教育,强化保密意识

  各种形式的保密教育工作,如保密知识讲座、保密知识竞赛及保密条例的不间断学习必须贯穿每个军人的整个职业生涯。目前,对于保密教育与宣传,理论宣传过多,缺乏具体生动的演示,正面宣传过多,反面警示教育过少,造成学员对安全规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形式上,可充分利用校园网、学院大屏幕播放警示片等形式宣传相关保密知识、防泄密方法,编印《保密知识大全》。使全体学员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保密工作的重要意义,自觉增强保密意识,增加保密责任的紧迫感,提高法制观念。

  2.3定期开展保密检查,促进习惯养成

  一方面,时常开展保密检查既可使学员从思想上随时绷紧保密这根弦,而且从行动上也要求他们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尤其对学员日常学习和生活要用到的计算机定期进行保密检查,重点检查三道密码的设置,公私文件是否混用,是否按规定安装保密系统以及上网监控系统,移动存储介质是否违规使用,是否存在违规联网的记录等等。这种检查机制运作起来,必然能使被监督的每个人养成依保密条例开展日常各项工作的好习惯;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更新,经常开展保密检查可以使一些新的信息安全隐患被及早查出来,防患于未然,避免或减少失泄密隐患,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三、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失泄密途径的增多,对军校学员的信息安全保密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期的军事人才,每一名学员必须时刻具有保密意识,牢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保密责任,严格落实相关保密规定,掌握过硬的保密技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人才。

  参考文献:

  [1] 何胜春,胡影.武警信息安全保密[M].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部,2014.

  [2] 刘爱珍,陈立云,杨哲辉.军校大学生保密素质培养途径研究[J].科教文汇,2012(1):72.

下页更精彩:1

上一篇:军校任职教育中多元学与教方式的构建
下一篇:以人为本护理概念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武警院校学员保密素质培养途径研究相关推荐


  本文关键词: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方案的研究与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7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37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0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