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英国新一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23 17:44

  本文关键词: 英国 小学 科学课程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英国于2013年9月颁布的《国家课程:第一关键阶段和第二关键阶段框架》是其最新一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分析英国新一轮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背景与历程、目标与内容,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围绕核心概念实施课程,注重对科学基础知识的深度理解;蠡测教学目标,注重对科学"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拓展课程管理的弹性空间,提高教师课堂自主权。
[Abstract]:National Curriculum issued by the United Kingdom in September 2013:. The Framework of the first critical stage and the second critical stage is the programmatic document of its latest round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course of the new round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 in Britai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implement the curriculum around the core concepts, pay attention to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cience; The aim of teaching i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method of science; Expand the flexible space of curriculum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eachers' autonomy in class.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WJQ2014018)
【分类号】:G623.6
【正文快照】: 提高公民科学素养、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热点议题之一。英国于2013年9月颁布(2014年9月开始实施)的《国家课程:第一关键阶段和第二关键阶段框架》(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Key stages 1and 2framework document)(以下简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司志民;姚会强;;建构主义对作文教学的启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3 袁双龙;屈正良;;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压力问题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卢镜;;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经验吸收的有限理性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马欢;;试论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育生活的二维考察[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6 张文兰;郭小平;;关于我国行动研究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方红;;儿童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8 王飞;;从外到内的制度拯救“:去行政化”与大学合法性的回归——一种基于组织社会学的剖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9 王立;;教育变革中的教师发展——迈克尔·富兰教师教育思想述评[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6期

10 李春玲;;关于政府主导学校变革的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立君;美国公立高中能力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柳笛;高中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申宣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洪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利益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志敏;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程执行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强;破解高校管理“行政化”问题的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2 崔霞;运用影视资源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邢超伟;美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黄思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原晓慧;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耿婵娟;基于关注阶段理论的初中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文欣;幼儿教师语言领域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林克松;初中教师校本学习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营永霞;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范敏;学校变革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谌启标,柳国辉;英美两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开发及其启示[J];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04期

2 刘晋斌;小学科学课程实验研究[J];学科教育;2001年06期

3 李迎春;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学习的几点思考[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3期

4 刘勋祥;解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J];教学与管理;2002年29期

5 蔡海军;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过程及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曹温庆 ,康玉忠 ,梁吴祥;小学科学课程对教师培养的要求[J];师范教育;2004年03期

7 钟媚;高凌飚;;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雷世晓;;浅谈小学科学课程教师队伍建设[J];科技资讯;2008年35期

9 余虹;;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8年03期

10 梁志喜;;美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启示[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峰;;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2 徐卫;罗晓媛;;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探究式教学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刘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整合[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吴红英;;如何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5 施贵根;;浅析科学教学中常见的几种问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6 黄协刚;;农村小学挖掘社区资源开展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7 蒋清蓉;;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科学素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8 方玉财;;小学科学课程中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A];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林丽华;;科学探究,源于“问”[A];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三期会员培训学习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刘芳芝;;自然教学如何进行科学探究——落实新课标用好旧教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蒋惠清 陆启威 江苏省江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学校国际部;探路“做中学”与小学科学课程对接[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溧阳市实验小学 陶国忠;小学科学课程中个性化评价的尝试[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3 重庆市巫山县教研室 刘业俭;科学课堂缘何失去了科学味[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剑阁县木马小学校 郭绍钦;科学课新在哪[N];广元日报;2010年

5 孟 月;让实验室成为学生科学创造的乐园[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鲁建国 陈丰;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N];中国教师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杜悦;科学教育亟需突破应试瓶颈[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其勇;小学科学课程的科学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恭芹;中国近现代小学科学课程演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罗丽媛;建国后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京彩;民国时期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变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克健;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熊艳;中英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余懿;中国与新西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淑淑;国内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目标和内容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张啊媛;改革开放三十年小学科学课程演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孙建;中美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戴霞兰;中澳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57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457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0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