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3 13:43

  本文选题:校本化 切入点:校本化课程体系 出处:《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校本化课程体系与校本课程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校本课程体系是在国家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以学校为主体进行自主设计和开发所形成的课程体系。校本化课程体系是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规定的课程按照一定的结构比例和结构类型加以系列化的整体安排,形成学校自身的课程体系。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从2001年国家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学校开始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因而,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也越来越庞杂,整个学校的课程除了表面上的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名义之外,课程内部结构实则成为一盘散沙。课程的本质规定了其必须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和系列性,为此,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保证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性和系列化。如何寻找合适的立足点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是解决此问题至关重要的内容。因而,以学校实际为立足点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成为问题的关键。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搜集、分析整理出对学校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已有的理论研究,并通过对文献的搜集掌握学校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的现实状况以及一些经验的做法。本研究还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实际参与的学校在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实际操作首先进行成果的提炼,得出学校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首先需要在学校校情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在学校自身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制定学校课程体系的目标,并在理念的引领下制定能够实现目标的课程体系的内容、结构,并采用合适的评价机制保障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将这些内容的提炼采用理论化的方式进行普适性的表达,并辅之以案例阐释,增强理论的说服性。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在研究背景、研究缘起的基础上说明了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掌握了研究的现实状况,并在厘清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阐释了本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这部分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部分是对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概述,阐释了什么是校本化课程体系?它由哪些要素构成?构建这样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为整个研究寻求背后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对构建校本化课程体系的学校现实基础进行分析和指导思想进行阐释,其中,包含了对学校内外部环境的校情和学生的学情分析,以及从教育哲学、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学校发展定位等方面的指导思想进行阐释。第四部分是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和构建,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包含了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到评价的整体构建过程,并辅之以具体的案例分析。课程体系的目标在探讨了其内涵和构成以及类型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如何进行制定和叙写的问题。课程体系的内容设计主要阐释了在其内容来源的基础上,对内容的设计需要依据哪些方面进行,并对内容进行了宏观上的具体设计。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主要包括了从横向上形成课程领域的质的结构、纵向上形成课程深入和拓展的类的结构,以及包含了时空特性的课程设置和安排的量的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阐释。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主要阐释了实施主体对课程体系实施的影响,提炼学校采用哪些相应的课程体系实施策略。课程体系的评价方面包含了课程方案的评价、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和学生学业质量的综合评价等三方面评价。第五部分是对学校课程体系的保障机制的论述。包含了校长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能力等内部保障,和学校专门的课程机构、以及时间、经费等外部保障。最后,在结语部分对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予以反思,并不是所有阶段的学校都有条件践行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这一举措,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学校才有实现此种情形基础条件。
[Abstract]:The school - based curriculum system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design and develop the school curriculum system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ng the school - based curriculum system . The article mainly explains the influe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 the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 ' s academic quality . The fifth part includes the eval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cheme ,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effect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students ' academic quality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群;张萍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三种基本范式[J];中小学管理;2015年11期

2 叶美雄;;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思考与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3 何永红;龚耀昌;;学校如何设计课程体系:基于课程统整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3期

4 李希贵;秦建云;郭学军;;构建可供学生选择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J];教育学报;2014年01期

5 方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打造学校课程特色——以清华附小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4年04期

6 尹超;;从课程整合看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探索建立“生命发展课程体系”[J];中小学管理;2013年12期

7 郭涵;程翔;熊永昌;高建民;万锡茂;;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有效途径——以北京一○一中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12期

8 肖方明;;学校文化视野下课程体系的建设[J];人民教育;2013年20期

9 金思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研发与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18期

10 刘明建;;和美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人民教育;2013年Z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高超;我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元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杨庆;小学语文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3 刘璐璐;从校本课程走向学校课程体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吴苏腾;基于学校文化的学校课程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李丽丽;基于学校的课程建设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6 毛t煷,

本文编号:17054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7054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8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