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的中年教师困境——基于A小学中、青年教师新课改适应性的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教师专业发展 + 中年教师 ; 参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年01期
【摘要】:新课改已实施十余年,现在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完善,而这就需要考察教师对新课改的适应情况。笔者以河南省A小学为案例,从心理适应、行为适应和材料适应三个层面对比研究了案例学校中、青年教师对新课改的不同适应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案例学校中、青年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表现存在显著不同,中年教师在新课改中面临重重困难,青年教师则适应得较好。中年教师在新课改中陷入适应和发展困境的内部原因在于中年教师自身的素质和年龄特征难以适应新课改;外部原因在于新课改本身的不足加大了中年教师的适应困难,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强化了中年教师的懈怠意识。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nd now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and perfect it, an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the adaptation of teachers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aking A Primary School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contrasts and studies the different adaptation of young teachers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ase school from three aspects: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behavioral adaptation and material adap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erformance of young teachers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case school. Middle-aged teachers face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young teachers adapt well. The internal reason why middle-aged teachers fall into the predicament of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lies in the fact that the quality and 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ddle-aged teachers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external reason is that the deficiency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tself makes it more difficult for middle-aged teachers to adapt to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er management strengthen middle-aged teachers' slacking 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顺义区地方税务局;
【基金】: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农村学校中学生学习参与度研究”(项目批准号:2014AA01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邵光华;纪雪聪;;教师课改困境遭遇及其消解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04期
2 靳玉乐;尹弘飚;;课程改革中教师的适应性探讨[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邵忠德;丁荣锦;李健;;高中生化学学科素质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王传兵;;初中地理教师结构特征及专业化发展策略——基于安徽省合肥市十所学校调查现状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孙丽;;立足现代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黎雅菊;;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7 陈荣;;《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中的问题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8 张赫然;;把爱心撒向被遗忘的角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崔欢;;课中反思的案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10 凤良均;;浅析中师思想政治课堂多元化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瑞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弭金玲;;从理念认同、模式构建走向科学教育设计——天津中学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三部曲[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何伟玲;;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焦蓓蓓;;中小学数学衔接的有效方法——浅议有轨尝试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吴心平;;教师首先应该重视语音的学习与提高[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伊秀莲;;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尝试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梁春怡;;初中生物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童美玲;;与时俱进,拓展地理教学新思路[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鲍金小;扎木苏;;“过程完整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10 吴建新;林波;;创新人才培育的环境建设——民主化教育[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文澜;素质教育视野中的中学音乐课程实施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7 谭辉旭;实践课程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吉南;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培;;生命的背离:现代教师的生存状态透视[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2 李政涛;;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词应是“文化变革”[J];人民教育;2008年Z1期
3 张正江;教育的本质: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与王策三先生商榷(续)[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5期
4 尹弘飚;操太圣;;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制度变迁与自我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5 徐浙宁,郑妙晨;国内“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5期
6 巩子坤,李忠如;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适应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5年03期
7 丛立新;平等与主导:师生关系的两个视角[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8 汪红烨;;城乡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实验过程中的适应性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9 郭景萍;舍勒:道德建构中的情感研究[J];学术交流;2003年09期
10 许峰;;关于人的适应性培养的社会心理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人齐;;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改进中年教师的健康状况[J];教育研究通讯;1982年04期
2 王晓燕;;高等学校中年教师的地位和作用[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3 张光斗;;张光斗教授致函本刊称赞王选、路甬祥等中年教师的崇高精神和杰出贡献[J];高教战线;1985年11期
4 ;培训中年教师的几点做法[J];高教探索;1986年03期
5 黄魁耀;;对保持中年教师良好工作行为的思考[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6 ;中年教师要克服三种惰性[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6年03期
7 白晓东;不要在中年教师这里出现断层[J];中小学管理;1997年09期
8 吴莲霞;;写给中年教师的我[J];宁夏教育;2010年05期
9 孟夏;;中年教师可持续发展实施策略初探[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1期
10 周筱春;许燕;;让激情与经验碰撞——浅谈突破中年教师“职业高原”的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2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秦学敏邋周德军;中年教师潜能如何激发[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记者 施艳燕;中年教师为啥缺乏活力[N];苏州日报;2009年
3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副校长 陈华忠;预警“中年倦怠”[N];中国教师报;2011年
4 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瓦岗乡瓦岗中心小学 李金平;从中年教师的职业倦怠中振作重生[N];学知报;2011年
5 内蒙古赤峰师专二附中 陈子新;和中年教师谈保健[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子瑞;中年教师对变革的准备状态及其改善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红娟;中年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裴亚丁;新课改中的“中年教师困境”:问题、原因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裴培;石家庄市中学中年教师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格;南昌市高校中年教师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6 孙侠;湖南高校中年教师体育锻炼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胡海波;大连市高校中年教师体育健身意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健;黑龙江东南部高校中年教师体育锻炼现状及干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801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801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