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8-05-30 16:29
本文选题:农村小学 + 语文教学 ; 参考:《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有很多种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自身的优势。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受办学条件、教学设备、师资,尤其是农村小学生基础薄弱,阅读量相对较少等等的影响,要想让课堂更高效、更生动、更有趣,学生好学、乐学,那就需要运用适合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充分考虑农村教学的实际,从农村小学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既重视学生的主体,又强调教师的主导。通过导入、朗读课文、讨论、探究、总结这几个环节,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一篇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在这种教学模式的指引下,教师上课有方法可循,课堂上胸有成竹,知道课堂中每一个环节应该做什么,如何引导学生。而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点一点地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读懂课文,学到知识。运用“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可以让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有问题可答,知道往哪个方面去想,知道这一篇课文的知识点,充分调动农村小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氛围更加浓厚。“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课堂上除了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及对一篇课文的感悟外,还有一个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教师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里的引导和讲解,充分考虑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农村小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更加活跃,这样的课堂,教学可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有条不紊地进行。“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农村小学生更快地找到阅读的状态,学生通过“导入”进入课文,然后读课文,交流课文内容,形成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而且在教师的朗读指导和点评下,帮助学生解决朗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把一篇课文读通读顺读熟。教师在课堂中听学生思考课文后的想法和感悟,了解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和程度,耐心听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讲评。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还能适度地补充教学内容。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散学生思维。课堂给每个学生时间和机会,面向全体学生,并有利于转化后进生。本论文主要分为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案例法,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分析研究。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先对“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进行基本概述。首先论述“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再论述“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的内涵,最后论述“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的特征。第二部分充分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包括实施的要求和实施的程序。实施的要求包括备好课,掌控好课堂纪律,重视朗读课文,导入要有趣,课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效利用教学资源,重视课后巩固等方面。实施的程序包括激趣导课,指导自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讨论收获,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品味感悟;拓展升华,归纳总结这五个环节。第三部分通过教学案例,来论述如何将“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通过实实在在的例子,来阐述这种教学模式如何实施。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这些教学案例的实施效果,从而发现它的优势和需要改进之处。第五部分主要论述这种教学模式的意义,从而发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和可行性。本文通过对“导读议探结”教学模式的方法、步骤、特征、实施策略以及教学效果的研究,根据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实际,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为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提供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model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 In this paper , we can help the students to find the status of reading in the classroom , and to make the students more active and more active in the classroom .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apply the teaching model of " guided reading " to the classroom through the teaching cases . The fourth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teaching mode . The fourth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teaching mode . The fourth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teaching mode .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lity of the teaching in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rural primary school ,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itable teaching mode for the rural primary language classroom .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肖余;段成敏;;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灵活提问策略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年07期
2 吴善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模式之我见[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06期
3 徐文清;;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03期
4 李孝红;;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甘肃教育;2007年13期
5 李海涛;对语文新课标基本理念的实践思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曹明富;谈优化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7 蒋成t@;;走出阅读教学的封闭圈[J];语文学习;2002年Z1期
,本文编号:1955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95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