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

发布时间:2018-08-16 08:55
【摘要】: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探索未来、创造社会的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教学和该课程教学"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内涵与意义,分析当下"整合"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如何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ultimedia technology as the core has become a tool for human beings to explore the future and create society.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s the educational mode of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nd course teach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esent "integration", and puts forward emphatically how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subject".
【作者单位】: 洪泽县实验小学;
【分类号】:G623.5;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桂芹;王俊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20期

2 叶时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整合创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艳妍;;反思性声乐教学方法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2 宋莉;;反思性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角色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尹小芳;;关于反思型外语教师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王冰;张彦增;;情感在反思性教学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姜千秋;刘浩;;“反思性”教学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李星亮;吴玉新;;反思性教学与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探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杨智祯;;反思的哲学理由——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王希海;;关于如何提高教师反思能力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9 张德纯;;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刘加霞,申继亮;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徐惠良;;构建初中数学教与学反思机制的实践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2 岳斌;;如何做一名好的实习老师[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王晓巍;;中学化学教学反思的思考与实践[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4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周如俊;;校长要变教学反思“苦差”为教师成长的“追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孔凡哲;;数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困惑及若干对策[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吕丽环;叶雪梅;;论反思型数学教师的主体性[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5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6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邱峰;远程医学教育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与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亮;正念思想下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丽;中等职业学校实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春梅;反思性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贝贝;从建构主义角度反思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红珍;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唐宜宝;中学地理的教学反思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晓维;高职英语反思性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刚;教育实习网络支持平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牛菁;校外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张定强;金江熙;;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新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霓;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澳大利亚图书馆工作[J];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2 刘式辉,陈豪;运用信息技术 培养创新学习精神[J];人民教育;2000年08期

3 刘刚;从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谈教师角色的转变[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4 李金昌;论现代信息技术对统计的十大影响[J];中国统计;2000年12期

5 薛维明;面向新世纪 编好信息技术教材[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6期

6 冯沈萍;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J];四川三峡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实习归来话信息技术[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中小学必修信息技术[J];知识经济;2000年01期

9 李山;;怎样面对信息技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J];教育仪器设备;2001年03期

10 丁宁;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服务业的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邢程;李玉梅;邵伟;余敏;吴克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张卓星;朴姬顺;;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与教方法的探析——信息技术型学与教的方式[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5 苏兴亚;;浅谈计算机的普及与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马跃文;;信息技术教学和与其他课程和谐整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郑迅;;用更广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以录制视频活动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吴鹏飞;;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装备自己——浅析办好传统网络媒体亟需应对的问题[A];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年会网络时代文献信息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C];2003年

9 钟淑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琳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运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林卫民;学科与信息技术的交错[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赵凯;信息技术教学要率先实现整合[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宋树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十大误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王涛邋李建 彭利国;禹城利用信息技术巧降耗[N];德州日报;2007年

5 安康市第一小学 王家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N];安康日报;2007年

6 英山县杨柳湾镇东庄畈小学 陈更新;农村小学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N];黄冈日报;2008年

7 廊坊六小 刘永军;信息技术之教学浅谈[N];廊坊日报;2008年

8 大方县第二中学 刘海;浅析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N];毕节日报;2009年

9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 戴爽;营造环境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应用[N];通信产业报;2000年

10 九江外国语学校 李艳;信息技术与术科课程的整合[N];九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向永;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4 胡新丽;信息技术对政府环境决策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张春玲;信息技术的经济效应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6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齐晓云;信息技术融合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黄晓春;碰撞与融合:信息技术嵌入政府部门运作的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9 伍正翔;批判与超越[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孝全;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丽清;文化变革视野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潘勇;湖北省重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与教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春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江陆堂;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5 靳琳;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析[D];天津大学;2007年

6 隋丹;《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方向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熊铁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间的协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蔡丽;新课改背景下西安高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辉;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学习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侯振中;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整合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85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185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