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14:54
  新课程改革倡导一种全面发展、交往与互动、开放与生成的新型教学观,主张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化,而思维导图就是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一种好的工具。思维导图的概念,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提出的。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能够帮助学生把思维认知的过程以可视化的形式表征出来。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利用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梳理思路,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促进知识的发散和迁移,在师生双方的合作与互动中事半功倍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思维导图时会出现哪些问题呢?这就需要及时了解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现状。笔者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观察法,选择了已将思维导图在学科中的应用作为学校研究课题的苏州市某小学,对该校的各年级学生及教师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笔者发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教师对思维导图的理解程度较浅,缺乏操作技巧;第二,教师绘制为主,忽视学生主体;第三,导图的功能开发不全,拓展迁移不够。接着,笔者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讨论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思维导图自身等五个方面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和问题成因,笔者提出了加强理论培训,培养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学习,加强技巧训练:开发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家校合作,指导学生绘制等四个方面的改进策略,以促进思维导图更好地发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辅助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3.2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二)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反思
        (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相关研究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应用思维导图的理性思考
    一、概念界定
        (一) 思维导图
        (二) 思维导图的特性
        (三) 思维导图与概念图
        (四) 思维导图与教学板书
    二、思维导图绘制方法
        (一) 手绘思维导图
        (二) 软件绘制思维导图
        (三) 绘制思维导图时的注意点
    三、思维导图理论基础
        (一) 脑科学理论
        (二) 图示理论
        (三) 双重编码理论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可行性分析
        (一) 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现状
        (二)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五、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探讨
        (一) 对学生的意义
        (二) 对教师的意义
        (三) 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意义
第二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一、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现状
        (一) 学生对思维导图的了解情况
        (二) 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语文阅读的频率
        (三) 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的个人意愿
        (四) 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辅助阅读的实际操作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现状
        (一) 教师自身对思维导图的重视程度
        (二)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频率
        (三)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
        (四) 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的操作技巧
        (五) 教师对思维导图的相关教研活动及培训工作的参与情况
第三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理解程度较浅,操作技巧缺乏
        (二) 教师绘制为主,忽视学生主体
        (三) 功能开发不全,拓展迁移不够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学校对思维导图的推广力度不够大,理论实践脱节
        (二) 教师难以成为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实践的研究者
        (三) 学生难以成为高效率、高质量思维导图的绘制者
        (四) 家长对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五) 思维导图自身的使用限制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改进策略
    一、加强理论培训,培养专业素养
        (一) 学校定期培训,理论结合实践
        (二) 教师自我学习,促进专业成长
    二、引导学生学习,加强技巧训练
        (一) 增加使用频率,培养导图意识
        (二) 转变师生角色,突出学生主体
        (三) 培养阅读习惯,巧用导图功能
        (四) 引入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方式
    三、开发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 整体感知,启发思考
        (三) 再读文本,加以细化
        (四) 小组合作,借鉴完善
        (五) 点拨引导,补充空白
        (六) 展示作品,交流点评
        (七) 总结全文,巩固理解
    四、形成家校合力,指导学生绘制
        (一) 学校加强培训,开设相关课程
        (二) 教师及时沟通,促进相互理解
        (三) 家校联合一致,共同辅导学生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健;;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16年09期

2 康绪清;韩燕;;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年13期

3 高建华;;论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6年03期

4 嵇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四化”课堂中的作用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年01期

5 梁小燕;;思维导图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5年27期

6 朱璇;;将思维导图引进小学语文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上);2015年08期

7 喻文龙;廖学春;胡加福;;思维导图在小学作文起步教学中的应用实证研究[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5年02期

8 张金玲;;思维导图,换个角度来阅读——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科普童话;2014年35期

9 王丽;;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4年05期

10 曾国福;;抓实校本教研 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嵇玲玲;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 刘燕;小学家校合作中家长与教师教育观念冲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刘炳霞;思维导图辅助解决小学作文教学难题研究[D];鲁东大学;2014年

4 胡娟;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探究[D];苏州大学;2014年

5 王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板书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453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453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b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