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育的10组哲学追问
【作者单位】: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分类号】:G62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俊良;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06期
2 陈君青;谈作文“互批互改”中教师的“导”[J];教学与管理;2002年05期
3 贾学礼;作文教学的新形式:在活动交往中进行[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5期
4 祁敬伟;作文,从哪里“做”起[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3年Z3期
5 杨志美;观察—口述—作文[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6 彭呈友;;小学生自主作文教学策略探究[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年02期
7 赵龙;让广告在作文课上“火”一把[J];黑龙江教育(小学版);2004年15期
8 洪爱华;徐雪林;;激发兴趣 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9 冯腾飞;;谈个性化作文教学[J];引进与咨询;2006年09期
10 林栋贤;章永红;;小学快乐作文之方法[J];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巧芳;;对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思考[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丽菊;;浅谈多媒体辅助作文教学的优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3 广西南宁市卫国小学课题组;;博客让网络作文如虎添翼——网络作文研究中期阶段性总结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吴燕;;作文“变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王燕;;给作文捎去一片美丽——谈“生态式”作文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周明明;;师生共同戏水——对作文教学中“下水文”的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黄俊芳;;作文因你而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8 孙智;;作文教学方法归纳[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9 李娟;;试析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及其疏导[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庞富;;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刚;从兴趣入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N];黔西南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徐德明;作文“假大空”病根:缺乏体验思想贫乏只为应试[N];天津教育报;2011年
3 金鹗小学 张祝军;如何引导学生写作文[N];岳阳晚报;2011年
4 剑河县南哨小学 杨章燕;浅议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N];贵州民族报;2014年
5 贵州省黔西县协和龙井小学 黄连志;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N];大众科技报;2007年
6 新乡市凤泉区陈堡小学 张凌云;农村小学起始阶段作文课初探[N];新乡日报;2008年
7 万江娜;浅谈怎样教会学生写作文[N];六盘水日报;2009年
8 大方县兴隆乡狮子小学 王禄绥;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N];毕节日报;2009年
9 杨玲;浅谈小学“作文”教学[N];伊犁日报(汉);2009年
10 河南省永城市城关镇胜利小学 蒋玉湘;激发兴趣,让学生快乐地作文[N];学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利华;吉林省第二实验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延边大学;2015年
2 崔书燕;农村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蒋美玲;小学生命作文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萍萍;以学生生活为基点的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5 杨丽;贾志敏作文教学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玉灵;贾志敏作文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丹;小学高段教科书中作文资源的开发与合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8 卢晓平;张化万开放式作文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褚晓芳;小学个性化作文教学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昕;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7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547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