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及运用
发布时间:2019-10-13 01:08
【摘要】:文本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它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一个篇章,它是语文教学中阅读对象和阅读主体(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细读”是指仔细地读或精读。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和实施,阅读教学作为重要的语文教学环节,文本细读越来越凸显出他的重要地位。基于文本细读的阅读方法正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的课堂教学。但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浅尝辄止和过度阐释,依赖教材和解读单一,曲解文意和强加于人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正确运用文本细读理论和方法,对于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文本细读的方法、技术和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关注到文本语言的内部张力,细节的有机融合,结构的整体模式。其次,文本细读中还将比较法、还原法、推敲法等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指导学生细读和鉴赏文本,并感受到文本语言的魅力。然后,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文体形式,对记叙文、说明文、新诗、古诗等几种文体进行文本细读分析,梳理出一套文本细读方法。再者,分析文本细读中教师、文本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多重对话关系进行阅读对话。通过教学中的多视角的融合、沟通、碰撞,实现主体与文本间的共振,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最后,论文通过对薛法根、窦桂梅、王崧舟三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在细读文本的语言、细节、结构方面的个案分析,分析与探究三位教师在文本细读方面的工作,检验本文所研究的文本和细读理论和方法的切实可行性,从而给广大的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反思、借鉴和建议。通过文本细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研究及运用,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帮助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走出困境、改变现状、实现优化课堂阅读教学的目标,改善教师的文本细读质量,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3.23
本文编号:2548379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崧舟;;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2 易三德;;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J];中学语文;2007年26期
3 辛克清;;论文学教学中的文本细读方式[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人民教育;2004年12期
5 于漪;语文课要教出语文的个性[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04期
6 邵滢;新批评与文本细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03期
7 窦桂梅;为生命奠基——谈语文教学改革的“三个超越”[J];人民教育;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483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548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