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教师知识观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4 09:32
【摘要】:伴随信息全球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到来,传统的知识观受到挑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就是传统的知识观,而教师的知识观又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那么了解教师知识观现状及特点,分析存在问题,为教师树立良好知识观提出建议和对策,能够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以现象描述分析学为理论基础,采取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观。质性研究使用文献法梳理出相关研究现状及核心概念,并以此设计出访谈提纲,抽取12名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访谈,获得知识观的有效维度,概括出知识观的类型及内涵。量化研究以质性研究的结论为基础来编制问卷,调查乌鲁木齐市六个区197名小学数学教师,统计数据来描述教师知识观的现状并分析其特点,最后为树立良好知识观提出建议和对策。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一、质性研究结论是:乌鲁木齐市小学数学教师具有的知识观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古典主义知识观、科学实用主义知识观、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并对这三种知识观的内涵进行了定义,访谈发现双语教师对语言重要性的认同很高。二、量化研究在描述性统计的主要结论有:教师以持有科学实用主义知识观者居多,其次是古典主义知识观,最少的是持有后现代主义知识观的教师;大多数的教师都持有混合型的知识观。三、量化研究在推断性统计的主要结论有:三种知识观类型的分布在性别、学历、民族、教龄、教授学段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在不同地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在文理学科重要性上的认同不一致,具有显著性差异;三个类型的知识观的获得观上的观念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说明知识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图文】:
的知识观提出建议及对策,从而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知识观是指教师对知识的看法、态度与信念, 它构成教学活动的内在背景。教师有怎样的知识观,就有与之对应的教学观和课程观,知识观是教学观和课程观的决定因素。因此,探究教师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观,调查分析一线教师知识观的现状,为教师树立良好知识观提供建议,为知识观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即发展策略起到垫基作用,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这对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和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三、研究的总体思路及设计本研究以现象描述分析学为理论基础,采取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观。研究分为三步,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梳理出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以此设定访谈的预设维度和大纲;其次,抽取 12 名小学数学教师作为访谈对象,收集访谈资料,并从中分析归纳出教师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观类型及内涵。最后,根据质的研究结论编制出《小学数学教师知识观调查问卷》,发放给六个区的教师,数据结果以 SPSS 为统计分析工具分析,最后根据已有结论,为教师树立良好的知识观提出建议及对策。(见下图 1-1)
图 2-1 数据、信息与知识关系图二)知识观(Conception of knowledge)概念解析观,是指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辞海》把观念解释为:看法、思想,思维的结果。译自希腊语 idear,通常指思想。[1]当 idear 作为观念来讲,被译 an opinion or belief”,,或被译作“philosophy”,一种模式。[2]也就是念也是一种观点意见,一种人潜在的信念和哲学,它不是片面的,零散的是自成体系或形成模式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观念为思想意识,指客观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性的形象(有时指表象)。[3]这里指出观念的产生对象(事物)、产生的地方(人脑)及产生的形式(概括性的形象)。两种定义有异,但它们都指观念是一种人在思想上产生的成模式的看法和态度。教育的现象描述分析学对个体的观念做以解释,认为个人观念是:人在经历某象的时候, 对现象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所谓的观念。即个体从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3.5
本文编号:2549195
【图文】:
的知识观提出建议及对策,从而促进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知识观是指教师对知识的看法、态度与信念, 它构成教学活动的内在背景。教师有怎样的知识观,就有与之对应的教学观和课程观,知识观是教学观和课程观的决定因素。因此,探究教师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观,调查分析一线教师知识观的现状,为教师树立良好知识观提供建议,为知识观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它积极的作用即发展策略起到垫基作用,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成长,这对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和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三、研究的总体思路及设计本研究以现象描述分析学为理论基础,采取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观。研究分为三步,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梳理出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以此设定访谈的预设维度和大纲;其次,抽取 12 名小学数学教师作为访谈对象,收集访谈资料,并从中分析归纳出教师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观类型及内涵。最后,根据质的研究结论编制出《小学数学教师知识观调查问卷》,发放给六个区的教师,数据结果以 SPSS 为统计分析工具分析,最后根据已有结论,为教师树立良好的知识观提出建议及对策。(见下图 1-1)
图 2-1 数据、信息与知识关系图二)知识观(Conception of knowledge)概念解析观,是指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辞海》把观念解释为:看法、思想,思维的结果。译自希腊语 idear,通常指思想。[1]当 idear 作为观念来讲,被译 an opinion or belief”,,或被译作“philosophy”,一种模式。[2]也就是念也是一种观点意见,一种人潜在的信念和哲学,它不是片面的,零散的是自成体系或形成模式的。《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观念为思想意识,指客观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性的形象(有时指表象)。[3]这里指出观念的产生对象(事物)、产生的地方(人脑)及产生的形式(概括性的形象)。两种定义有异,但它们都指观念是一种人在思想上产生的成模式的看法和态度。教育的现象描述分析学对个体的观念做以解释,认为个人观念是:人在经历某象的时候, 对现象的本质形成自己的看法, 也就是所谓的观念。即个体从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丽梅;;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方法改革的知识观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年05期
2 王姣姣;;教师培训课程研究的新视角——以11份“国培计划”课程方案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14期
3 刘径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肖前玲;刘义兵;;论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师知识观发展的新取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4期
5 林静;;小学科学教师知识观的调查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8期
6 马成荣;;教师的知识观及其行为表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7 李亚囡;;基于教师知识观的教学应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8 肖爱芝;;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知识观的重塑[J];教育探索;2010年04期
9 吴维宁;;现象描述分析学:一种质的研究与评价方法论[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9期
10 潘洪建;;当代知识变迁与教学实践转向[J];教育科学论坛;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洪建;知识视域中的教学革新[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程东亚;教师的知识观对课堂教学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季晓华;当代知识观的新发展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49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54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