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德育反思

发布时间:2020-03-22 08:20
【摘要】:校园欺凌存在于世界各个国家,在中小学校园尤为普遍,已成为影响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社会问题。小学校园欺凌是发生在小学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校园欺凌行为中,欺凌者具有主观恶意性,被欺凌者具有客观受伤害性,且欺凌形式多样,有显性暴力,有隐性暴力。由于小学生处在社会化初始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十分有限,因此欺凌者很难主动认识到自身行为的性质和影响,而遭受欺凌的小学生则因不知如何处理而产生抑郁、厌学、离家出走等行为,严重者甚至出现了自杀现象,这种伤害是严重的、持久的。小学校园发生的欺凌现象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小学生品德教育是主因。学校方面,德育实效性不强,表现在:德育理念偏差,泛学科化了;德育内容不贴近实际,不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德育方式不科学,重理论轻实践。家庭方面,教育理念存在偏差,重智力投入轻品德培养,孩子“三观”教育缺失。社会方面,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我国学界对于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有效的治理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健全有效的校园欺凌防控体系。本文从德育的角度反思校园欺凌现象,强调德育的实效性,立足我国实际,在借鉴国外校园欺凌治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德育为中心的小学校园欺凌防控长效机制,这才是校园欺凌的治本之策。一是树立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建立知行合一的德育机制,引导学生如何实现德育目标;三是建立健全德育实效性的科学评价机制,切实增强德育的实际效果;四是建立健全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防控机制,坚持德育与法治并重,达到校园欺凌标本兼治的效果,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志杰;陈伊唯;;小学校园霸凌的社会心理学探析和解决策略[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2 高晓霞;;日本校园欺凌的社会问题化:成因、治理及其启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陈红;;发达国家校园欺凌的应对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7年17期

4 孟凡壮;俞伟;;美国校园欺凌法律规制体系的建构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7年06期

5 张恩凯;;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学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6 安琪;;校园欺凌问题的困境解构与法律破解——以美国反欺凌立法为借鉴范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7年05期

7 刘鉴文;;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探究——基于广州市黄埔区15所重点小学的调研[J];科教导刊(下旬);2017年04期

8 ;校园欺凌治理的跨学科对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02期

9 乔媛;;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探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01期

10 任海涛;闻志强;;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治理经验镜鉴[J];复旦教育论坛;201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向敏;中美校园欺凌防治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春梅;小学生品德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3 罗勤;小学生品德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万峗;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伊娜;现代美国中小学德育及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94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594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6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