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课堂困境中初任教师的教学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20:29
【摘要】: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经历了数百年,历史告诉我们,课堂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课堂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教育价值的场所。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各种不同的困境,对刚踏入工作岗位的初任教师来说,了解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教学困境,既有利于初任教师更好的做出判断选择,也会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初任教师难免会和学生以及教材产生互动,并由此产生矛盾冲突,以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因此对课堂教学困境中的初任教师选择的研究主要从师生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在预设性目标的生成、教材的再开发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伦理三方面产生的困境来分析教师选择出现的问题并探求其背后的原因。本论文结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访谈三种方法对小学课堂教学困境中初任教师的教学选择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梳理出初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遇见的困境维度,总结出初任教师在预设性目标的生成困境中主要存在三维目标的整合困境以及教学目标价值取向的选择冲突;在教材的再开发困境中主要存在教材的知识逻辑转向学生经验逻辑的建构困境以及教材的个体开发与集体开发的取舍;在教学过程的伦理困境中主要存在着因材施教的理念与操作的差距以及教学进度与学生行为管理的兼顾困境。经过对这三方面困境的梳理,从而进一步揭示出初任教师在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在这三方面存在着教学选择的问题。研究发现,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存在一种过度的功利化要求,即:知识灌输为中心的目标生成以及偏离教育性目标的伪生成;在教材的再开发过程中,主要是对教材开发方式的失当,即:教教材取代了用教材教的开发方法和教材的集体开发取代了个体开发;在教学过程的伦理困境中,主要问题是教学过程的伦理选择失范,即有悖教学公平的一刀切以及学生课堂行为的强控与规训等问题。通过访谈,笔者进一步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存在于学校、教研组活动和教师自身三方面。首先是结果控制的学校评价制度,以分数为核心的教师绩效考核以及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估;其次是学校教研活动的“快餐化”;最后是教师自身内在的问题,即:教师实践经验的匮乏以及缺少教学的反思。面对这些原因,我们要采取有效的优化策略,促进教师进行更好的教学选择。首先学校应该建立发展性的教师与学生评价制度,其次优化教研制度,将教研组打造成学习共同体,最后构建全方位的教师实践体系,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聊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凌鹏飞;;教学决策的伦理规约: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年19期

2 肖湘平;徐小霞;;“互为主体”师生互动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07期

3 张紫屏;;师生互动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15年06期

4 吴春莲;;谈数学教学选择数学史内容的原则[J];小学教学参考;2015年09期

5 孙青;;课堂中的价值冲突与协调[J];教学与管理;2014年25期

6 王露;;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及分析[J];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23期

7 贾瑜;;教师因素对教学方式选择与运用的影响程度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探索[J];教育导刊;2013年10期

8 沈健美;王祖浩;;教师“教材二次开发”的现状透视[J];现代教育论丛;2013年04期

9 张艳;张宏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角色扮演的两难困境[J];现代交际;2012年06期

10 杨兰;;教学困境与教师课堂决策中的协商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熊欢;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莹莹;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师徒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陶玉红;中学数学教学方式的研究与探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亚川;中学地理教师对不同类型直观教学手段选择的倾向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程大海;高中课堂教学中新手型教师与熟手型教师化学学习情景素材的选择和呈现的个案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谢红玉;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和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丽霞;基于学生精彩观念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12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612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