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农村小学教师课堂奖励策略运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6 22:47
【摘要】:农村小学教师是发展我国基础教育的关键力量,提高农村小学教师运用课堂奖励策略的能力,对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作用。课堂奖励,一直都倍受农村小学教师追捧,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关注农村小学教师运用课堂奖励策略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建议是很必要的。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法和调查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着研究目的编制了农村小学教师课堂奖励策略运用的教师问卷,并选取了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西充县的部分农村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此外,本研究还对多名农村小学生、农村小学教师、农村小学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进行了深度访谈。主要从课堂奖励对象、课堂奖励方式、课堂奖励频率、课堂奖励标准、课堂奖励时机,课堂奖励效果六个方面出发,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教师在实施课堂奖励策略中凸显的不足之处主要有:课堂奖励缺乏公平,偏向学优生;课堂奖励方式较为单一,过度使用精神奖励;课堂奖励缺乏理性,使用频率较高;课堂奖励缺乏规则,主观性较强;课堂奖励过于随意,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本研究分别从农村小学教师自身、农村小学、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大众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农村小学教师实施课堂奖励策略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教师缺乏先进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师对课堂奖励功能理解的偏差;学校领导盲目鼓励教师使用课堂奖励、学校物质支持和理论支持不足;教育行政部门缺乏对课堂奖励的关注、缺乏对学科教学知识的培训;社会大众的过度关注等。针对农村小学教师实施课堂奖励策略凸显的问题,本研究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结合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改进策略。具体包括:农村小学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高度,理性看待课堂奖励;丰富学科教学知识,合理制定奖励规则;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要打破奖励学优生的定势,实现课堂奖励的公平;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需施奖;农村小学领导要鼓励教师理性奖励;农村小学学校应了解教师专业需求,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和合理的物质支持;教育行政部门要整体规划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并定期安排学科教学知识讲座;社会媒体要客观报道课堂奖励;社会大众要将课堂管理权还给教师等。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林;;物质奖励和表扬的比较及其对小学教育的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年11期

2 黄晨;;小学教育中奖励手段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年19期

3 徐芳;;用“崇高”激励学生——对课堂中过度物质奖励的批判[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年03期

4 李鹰;;奖励的教育意蕴及实践[J];教育研究;2013年01期

5 陈传东;;论学生教育的“去奖励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02期

6 陈传东;;论影响奖励有效性的几大因素——兼论The Hidden Costs of Reward对奖励运用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年28期

7 时海霞;;正确运用物质奖励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书育人;2011年25期

8 陈传东;;论学校教育中的奖励:从《奖励的惩罚》谈起[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3期

9 刘磊;;论教育中的奖励[J];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10 何华宇;;奖励的惩罚与惩罚的奖励——读《奖励的惩罚》有感[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丹青;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教育奖惩行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贾萌;专业伦理视角下幼儿教师实施奖励中的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邱彩兰;学校教育中奖励的道德审视[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郭胜;小学课堂奖励的负效应及规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郭飞燕;小学教师奖励策略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孙纪玲;学校教育中学生奖励运用现状的一项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伍友艳;幼儿园教师运用奖励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8 陈传东;奖励隐喻及其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表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魏志红;教师课堂表扬行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梅;高中教育中奖惩的现状及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5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65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6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