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洪菊;程超;齐建辉;;高师小教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成人教育;2008年02期
2 蒋蓉;袁耀宗;;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周金虎;;基于教师知识结构的教师培训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赵勇;;非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能力初探——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许可峰;刘淑红;;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综合性培养模式的反思[J];高等理科教育;2012年06期
6 邓小华;;略论小学教育专业“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7 理晓刚;张薇;;浅议学前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现状及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8 梁真;李隽华;;中国与老挝师资培养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马壮;;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职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10 赵颖;;教师职后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07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阮成武;整合与分化:中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化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黄路阳;郇红;;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3 徐文彬;王爱菊;;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职大学报;2004年01期
2 夏丽萍,惠朝旭;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2期
3 王大发;;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构建人才工作新格局[J];学习月刊;2006年08期
4 鲁兴勇;;和顺代有人才出[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6期
5 朱湘虹;黄生成;;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J];理论前沿;2006年24期
6 居艳;余华凌;;论高校优秀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其培养模式——以高校优秀教师为例[J];理论导报;2009年10期
7 朱秀民;;创新开展校企“第二校园合作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8 张雷;徐凤兰;;“三区联动”与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年02期
9 刘军;李雪艳;;论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王竞一;;论如何创新文史哲人才培养机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峰;张建国;姜新;张岩;;创建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保障[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王德章;;适应龙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李放;;浅谈海南琼剧人才的培养与使用[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4 段荣娟;杜耀文;杨洁;牛钰;申莉;房锦霞;孙海虹;王换青;;山西实施人才战略对策研究——高层次涉外外语人才培养[A];2005—2006山西省统计科研成果汇编[C];2006年
5 高娟;陈晓坤;;建立长效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标准化高端人才队伍建设[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6 ;更新观念 创新机制 推动人才工作新发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董文栋;魏颖娟;;独立学院会计信息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A];第十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胜角;;海南书法人才的现状与培养刍议[A];亚洲人才战略与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战略论坛文库[C];2001年
9 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锁萍;刘陈;殷太平;段昌荣;姚锡林;程景清;;培养电子设计创新人才的教学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作者系中共广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侯有民;建立四项机制 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N];河北日报;2006年
2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侯明灿;创新型人才4年后过万[N];宁波日报;2008年
3 大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刘洪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队伍建设[N];廊坊日报;2008年
4 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人事局局长、州编办主任 商雁鸿;找准人才工作突破口 推动彝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8年
5 通讯员 高艳玲 赵生兵;奇台县创新机制激活人才兴事业[N];昌吉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微;完善多元化人才培养投入机制[N];中国人事报;2010年
7 梅香生;人才优势须转化为发展优势[N];孝感日报;2010年
8 刘建民 小宝 本报记者 王丹云 周军 柳方秀 通讯员 范海;人才兴,则企业兴[N];中国冶金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赵国梁;全省人才工作会议在贵阳举行[N];贵州日报;2010年
10 常青;我盟专项政策全方位保障人才队伍建设[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鲁本录;科技创新与我国人才培养机制的转换[D];广西大学;2006年
2 叶元伟;基于学科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杜锋;我国信息领域紧缺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丁丽娜;秦皇岛兴龙广缘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5 黄金丹;基于PBL的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唐莲莲;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邹鹏;现当代黄冈人才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雪;重庆高等教育对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的人才支撑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齐菲;山东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及政策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素明;煤炭行业对口单招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61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66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