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小学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1 19:30
【摘要】:广东队是中国游泳发展较有代表性的队伍之一,对中国游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九运会的游泳比赛项目,广东游泳队共获得了13枚金牌,并囊括了男子3项接力赛的冠军,这是广东游泳队最辉煌的时刻。只是好景不长,随着世界游泳水平的提高和其它兄弟省市的赶超,广东队在4年后的十运会上,因为新老交替出现断层,人才培养处于青黄不接,仅获得3金、1银、5铜,没能完成赛前夺5金的目标。自九运会的辉煌过后,广东游泳队的竞技实力就急速下降,这些年一度处于低谷状态。广东游泳队能否重新崛起,能否继续为中国国家游泳队输送优秀人才,保持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游泳后备力量的培养,特别是现在的二线、三线乃至基层的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他们有可能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中坚力量。而广东游泳队人才输送主要看广州市,因此,为使广州市竞技游泳能够更好的发展,为国家游泳队输送更多的人才,就有必要对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目前对广州市基层的游泳传统项目小学的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缺乏大部分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线或三线游泳后备人才的体制、训练等方面,对处于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金字塔底层的游泳传统项目小学的游泳后备人才的管理、选材、训练现状等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本文以广州市游泳传统项目小学为研究对象,从游泳后备人才的训练运行模式、训练情况、管理、选材、竞赛成绩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对广州市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做调查和分析,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旨在为广州市、广东省乃至中国的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一些现实意义及参考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层抽样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广州市游泳传统项目小学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广州市现有的游泳传统项目小学在广州十一个行政区域内存在严重的区域数量分布不均衡。2、广州市游泳传统项目小学训练经费来源方式主要是有偿训练的方式。3、广州游泳传统项目小学游泳教练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基本合理,但性别结构比例严重失衡。4、广州市基层的游泳传统项目小学的游泳教练熟悉《大纲》及按照《大纲》要求训练的人数不多,训练效果很难得到保证。5、对于社会上争论很久的“学、训矛盾”问题,据所调查的数据显示得知,学、训矛盾两者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只要学生合理参与游泳训练,其学习成绩并没有受到不良影响。
【图文】:

经费,俱乐部


广州体育学院 2018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余体校或游泳俱乐部进行合作,把本校的游泳训练工作交与体校或俱乐部,只提供场地并负责进行监管。这种“半外包”给体校或俱乐部的合作方式很度上减少学校的办训压力及责任。其次才是第一种方式独立办训,从场地及都是自己提供,,这种方式对学校的行政工作增加符合,但是从管理和规章制行上都能确切保障训练的开展,严格执行监管短期内训练效果收益大。而第是交给体校、游泳俱乐部承接训练任务则最少,是因为这种方式学校无法监练工作,训练成效很难取得保障!.3.2 训练经费的主要来源

校规,制度,情况,训练工作


广州市体育传统项目小学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4.3.3.1 各学校规范训练工作的规章制度制定情况广州市游泳传统项目学校开展游泳运动训练除了要接受广州市体育局、教局的共同监督管理外,学校内也有专门的游泳项目主管领导监管。任何一个部要想长远的健康发展,那么必须要根据自身实际去制定一些日常工作的守则条例,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使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关于各游泳传统项目小在开展训练工作时,为保障和规范训练工作更好进行,制定严格的训练、竞赛惩、经费的投入、教练业务培训及建立游泳运动学生数据库等规章制度是必不少的!那么真实的基层游泳传统项目学校是否落实?根据对游泳传统项目小学泳主管领导调查显示,如下图: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861.1;G6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钰洲;;对发达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年05期

2 叶途;;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贵州体育科技;2007年04期

3 刘志红;赵华;祝志国;孔宁宁;;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年32期

4 丛宁丽;邓运来;;美国竞技游泳长盛不衰的原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杨国宽;谭政典;;广东省竞技游泳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年06期

6 樊鹏华;杨兴权;;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张正中;李大光;;培养体育后备人才“院校模式”的运行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姚建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与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李相如;;中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现状与管理机制研究[J];体育科学;2006年06期

10 严蓓;;影响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因素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6747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6747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