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市民族小学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
【图文】:
可以认为在中介语的感知或发音系统中已经成功地建立了新的语音范畴”过对二、三、四年级维吾尔族小学生的汉字单字调的听辨正确率分析得知,尔族小学生没有建立起阳平的感知范畴。根据以上统计对所有被试的听辨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得出所有被试的单听辨偏误率,结果如图所示:
图 3 三个年级不同调类听辨正确率统计图就整体听辨结果来看,“上声+X”组合的正确率最低,“去声+X”组合的正确率最高。 “上声+阴平”、“阳平+阳平”这两种调类组合的正确率较低。(一)双字调听辨偏误率及正确率本测试共收回二、三、四年级有效问卷 119 份,通过公式:某调类前字(后字)平均听辨偏误率=该调类前字(后字)听辨偏误次数/[8(该调类前字或者后字出现次数)×119(该调类有效被试人数)]计算出被试者的听辨偏误率得到测试结果。被试者听辨汉语双字调前字、后字声调的结果见统计表 14。表 14 不同调类前字、后字听辨的平均偏误率调类前字 后字偏误次数 偏误率(%) 偏误次数 偏误率(%)阴平 272 28.6 388 40.8阳平 501 52.6 324 34.0上声 573 60.2 118 12.4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燕萍;;基于听辨实验的留学生汉语声调感知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08期
2 刘亚丽;郭径遂;孟子厚;;新疆民族地区小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感知和发音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3 蔡武;;浅谈PRAAT语音分析软件在菲律宾华校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3年01期
4 张鹏;周云翊;;美国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偏误的声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06期
5 易斌;梁洁;;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回望[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陆俭明;;再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建设问题[J];长江学术;2007年02期
7 杜秀丽;;哈萨克族人使用汉语单音节声调的声学实验分析[J];语言与翻译;2007年01期
8 彭玉康;胡袁圆;;对外汉语声调教学研究回望[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岩;李玲;倪娜;范丽君;陈华琴;;维吾尔族学生学习汉语声调偏误的实验研究[J];语言与翻译;2006年02期
10 王安红;;汉语声调特征教学探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兆金;维汉接触中的母语干扰机制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2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佳宁;泰国学生声调偏误分析及对泰汉语声调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2 时伟;韩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及纠正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娜达莉娅;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初级汉语声调偏误及教学对策[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苏舒;汉语初级水平美国大学生对短句中二字组的声调听辨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王东亮;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普通话声调偏误的分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6 周博;秘鲁汉语学习者声调听辨发音偏误测试与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7 于晓杰;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邢星星;零起点美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李富萍;多语言背景下,儿童汉语语音获得的偏误及其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6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676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