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高年级作文评语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06:04
【摘要】:“作文评语”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作文所进行评论的话语。就语文教学而言,作文评语一般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批注、解释和鼓励的话语。作文评语作为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写作具有指导作用。作文评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也能促使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本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辅之以量化研究的方法,综合运用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法以及访谈法等多种方法,研究北京市四所小学高年级的作文评语文本,并对其中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作文评改方式、作文评语的形式、作文评语的内容以及师生对作文评语的看法,进而对评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策与建议。本研究在内容上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从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综述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作文评语的内涵及外延进行界定,主要从核心概念、作文评语类型两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三章着重论述小学高年级作文评语问题及其归因分析,分别从教师评改方式、评语的内容和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小学高年级作文评语问题提出对策。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作文评语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评改方式方面,二是评语内容方面,三是评语形式方面。评改方式的问题主要是方式传统且单一化,不能将多种评改方式相结合。评语内容的问题主要有:第一,评语出现“只褒不贬”或“只贬不褒”的极端化现象;第二,教师不能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水平的学生以及不同文体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第三,评语只注重“人文情感”或只注重“作文技法”。评语形式上的问题为:第一,评语书写潦草、不工整;第二,评语缺失,只评定等级或分数。笔者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分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首先,教师对评语重视程度不够,将评语写作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工作;其次,教师缺乏反思和进取精神;再次,教师自身水平有限,评改作文能力有所欠缺;最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有限。最终,笔者根据上述问题和原因分别从“评改方式”、“评语内容”、“评语形式”以及“重视程度”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第一,教师要将不同评改方式以及不同评价主体结合起来;第二,教师评语要将“批评”、“鼓励”相结合,避免走极端;第三,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文体写出有针对性的评语;第四,评语既要注重文章语言和技法,又要关注人文情感;第五,评语书写要工整并且杜绝“评语缺失”的现象;第六,师生都要加强对评语的重视程度。语文教师在实际作文评语写作中存在诸多问题,本研究得出的结论能够为广大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写作评语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3.24
【图文】:

评改方式,比例,评改,语文教师


图2-1邋不同评改方式比例逡逑

评改,标点符号,字词,教师


全改这种方式上,一些教师会“精批细改”,另一些教师会有所侧重,只作“重逡逑点评改”。笔者调查中发现一些高年级教师会将作文本全部收上来,并且十分认逡逑真地圈点勾画,精批细改。见图3-1:逡逑15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家伦;蒋淼;;让学生给自己的作文写“后记”[J];语文月刊;2014年06期

2 梁建华;;小学作文评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年14期

3 范康熙;;小学作文“分离式”评价研究[J];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11年03期

4 潘世松;;中小学作文评语的章法、书写符号语体要素考察[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6期

5 于芳;;小学作文评语现状调查及分析[J];语文建设;2010年02期

6 郭勇;;作文评语:让学生喜欢看有所得[J];教育文汇;2008年12期

7 叶黎明;陶本一;;作文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08期

8 黄立平;浅谈作文评语的文面规范[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9 郑丽萍;师生交流的绿地——谈作文批语的艺术[J];青海教育;2004年06期

10 黄立平;构建作文评语新体式[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扬;小学高年级作文评价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鲁阳;小学作文评语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程艳飞;多元互动作文评改模式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蒋淼;小学作文书面评语优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王书;小学作文书面评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明;小学作文书面评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陈海云;小学作文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晓琳;家长参与与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学习动机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菊红;新课程评价标准下的作文评语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林眉慧;生生“合作—互动”作文评改教学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140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7140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