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吕思勉著《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的史家风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2 15:35
【摘要】:吕思勉著《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类似于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不仅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而且内容丰富,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材。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在吕著国文教科书中处处透着史家风格,这和编者吕思勉是史学家有极大的关系。其丰厚的史学文化底蕴使得《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具有严谨规范、时代精神、开阔广泛的史家特色。本论文以民国时期流传较广的国文教科书《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1-6册)为研究对象,结合编者的史家特点与语文观以及时代背景等,来探讨其在选文、编排等方面展现的史家风格。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五个方面: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阐明,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即第一章是吕思勉著《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选文的史家风格分析,主要是从选文的体裁、题材和选文范围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章是吕思勉著《新式高等小学教科书》编排的史家风格分析,从编排中的严谨性、历史精神、时代精神进行研究。第三章是吕著《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史家语文观,分析了教科书中的语文观和史家眼光。第四章是吕著《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现代启示,从教科书的积极意义、局限性以及对当代语文教材的启示三个方面论述。笔者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深入挖掘蕴含在本套教科书中的史家风格,为《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为当代语文教科书的编辑者提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3.2
【图文】:

传染病


第二册的二十二课《兄与弟论传染病书》中通告书

体裁,借据,保单,统计表


第四册的第六课《借贷与保证》中借据和保单表2.2:经典选文体裁统计表

劳动教育,四版,学生


第三册第十九《种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灵玲;;小学语文国学选文的特点分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S3期

2 赵颖霞;;《开明国语课本》中的小学语文教育[J];语文建设;2014年13期

3 王刚;;时势与理路:“整理国故”运动与吕思勉的史学道路[J];史林;2014年02期

4 赵新华;贺朝霞;;清末民国中学国文教科书编排的演进[J];编辑之友;2014年03期

5 付海鸿;;“地理知识”、“识字教育”与“国家认同”——从民国时期小学堂国文教科书谈起[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赵志伟;;语文教学须“祛弊”——吕思勉论国文教学[J];语文建设;2014年04期

7 赵志伟;;重读吕思勉的《论文字之改革》[J];语文建设;2014年01期

8 雷实;;民国国语国文教科书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6期

9 吴小鸥;杨柳;;民国时期小学校编教材之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6期

10 李波;;吕思勉对顾炎武史学的继承与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耕华;;吕思勉治学的创造精神[N];文汇报;2011年

2 吴海涛;;百年教科书:从商务到人教的世纪情缘[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邓文锋;;清末教科书的编撰及启示[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小鸥;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启蒙诉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范远波;民国小学语文教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君;吕思勉《新式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2 梅翠莲;《新式国文教科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3 吴媛媛;吕思勉本国史教科书编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妍;清末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儿童文学选文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欣倩;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之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谢淑芳;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7 金顶挑;吕思勉的历史研究特征及其启示[D];西北大学;2014年

8 朱秀秀;清末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字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9 魏艳峰;吕思勉高级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的编纂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10 张明;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对当下语文教育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8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778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5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