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镇江市小学运动弱势群体大课间活动设计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7 03:29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体育锻炼不足的情况处处存在,这些人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形成了运动弱势群体这一特殊现象。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体育锻炼的严重不足导致了青少年体质的不断下降,既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针对弱质群体开展积极有效的体育工作,实现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从而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已经成为现在很多小学中比较关注的问题。大课间活动是保证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很多小学也越来越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也越来越注重一些体质偏弱学生的参与。本文以体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镇江市小学运动弱势学生群体的运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对运动态度与运动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针对运动弱势群体的特点,运用科学的体育运动理论,设计大课间的活动内容,激发运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运动弱势群体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运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造成镇江市小学生体质弱的原因是由于偏瘦和肥胖。整体来看,调研对象呈现出较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在运动弱势群体学生中,男生表现出比女生更加积极的锻炼态度,在体育运动中,其运动强度也比女生大。此外,不同年纪体育锻炼态度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表现出比较接近的运动态度。镇江市小学运动弱势群体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锻炼的时间一般是20分钟左右,以中等强度的运动为主。2.镇江市小学生运动弱势群体在大课间活动中存在学生运动量不够,活动内容单一,活动器材匮乏以及缺少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待和关注。3.依据设计的《运动弱势群体学生大课间活动内容》进行教学实验,运动弱势群体学生的1分钟跳绳、仰卧起坐和50米跑的成绩与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对提高运动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明显的帮助。4.运动弱势群体学生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设计在原则上要充分考虑到项目、运动时间、运动负荷、运动强度的合适性、趣味性和安全性;在内容上要强调丰富多元,技能与体能练习相结合,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相结合,兴趣与锻炼态度相结合;形式上要体现变化多样,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个人练习与小组练习,以年龄或性别分组,在组织上强调游戏与竞赛始终贯穿其中。5.本研究论文通过设计和验证的镇江市运动弱势群体学生大课间活动设计图可行且有效果,相关单位、学校可借鉴使用。研究建议:1.对于学校来说,为了避免运动弱势群体规模的持续扩大,应充分重视运动弱势群体的管理与控制工作。2.对于体育教师,要通过更新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帮助运动弱势群体学生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要对运动弱势群体学生足够的重视,不要因为怕其受伤,而对其“关爱有加”、呵护备至。针对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在保证其安全的基础上,多让他们去接触“活动”,去和其他伙伴一起大课间。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23.8
【图文】:

弱势群体,镇江市,比例


4 结果与分析卷调查结果与分析过问卷调查,了解当下镇江市小学生的体质以及体质弱的学生参与大课间活此为依据,分析存在问题和成因,为本研究提供思路。江市弱势群体小学生的分布特点以和构成状况文以镇江市十所小学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体育锻炼的弱势群体(即部分体质)为具体的研究内容,具体以体质测试结果、体重、肥胖水平等为指标,对弱进行调研分析。结果表明,肥胖学生比重为 25%,偏瘦学生比重为 58%,而体学生比例则为 17%。这一结果表明,对于弱势学生群体而言,肥胖或偏瘦是影质的主要因素,身体素质持续下降也成为小学生弱势群体的主要表现(如图 1

弱势群体,镇江市,自我感觉,比例分布


华东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镇江市小学运动弱势群体大课间活动设计及研究 人,占样本总数的 11%;147 名学生认为自己的体重增加的比较强烈,占样本总数的;420 名学生认为自己的体重一般,占样本总数的 43%;有 108 名学生认为自己的体重比较弱,占样本总数的 11%;195 名学生认为基本没什么变化,占样本总数的 20%。(如2)

自我感觉,学生运动,弱势群体,镇江市


图 3 镇江市运动弱势群体学生体重自我感觉比例分布图在对于学生运动情况的调查中,有 115 名学生认为自己运动不足的情况非常强烈,占样本总数的 12%;有 145 名学生认为比较强烈,占样本总数的 15%;有 358 名学生认为一般 ,占样本总数的 36%;有 215 名学生认为运动不足的感觉比较弱,占样本总数的 22%;有 145 名学生认为运动不足的感觉非常弱,占样本总数的 15%(如图 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华;;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质量保证与成效监控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12期

2 黄建萍;;小学大课间活动整体设计与实施的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4期

3 阮晓燕;;南京市秦淮区小学大课间体育调研[J];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11期

4 白华国;;推广花样跳绳进入中学大课间活动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5 宋英伟;;农村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年06期

6 黄泳顺;;体育大课间活动与校园体育特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年07期

7 仲兆仓;仲崇柱;;小学大课间活动模式实践与创新的几点思考[J];运动;2013年07期

8 李胜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2年12期

9 傅云;;对小学生大课间活动态度的调查及对策的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9期

10 姚罗霄;姜涛;;创建“体德兼修,健康成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20期



本文编号:2783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783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