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研究(1901-1931)

发布时间:2020-08-09 02:43
【摘要】: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发生着剧烈的划时代变革,社会转型加速进行。在教育领域,西方新式小学的传入使本土的初等教育机构——私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冲击。可是,新式小学教育在发展的一开始就受到了“钱”和“人”等难题的制约与束缚。为解决现实所需,政府将目光转向了私塾教育,私塾改良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一环应运而生。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也缓缓开启了私塾改良的进程。从1901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前,东北地方政府相继颁布了各类改良私塾的条例和法令法规,对私塾进行了内容广泛的趋新改造。包括改善管理体制,设置管理机构;调查私塾并评定等级;选拔、培养“新型塾师”;改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转化私塾为新式小学等等。这些政策相互交叉,交错进行。经过三十年的努力,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旧式私塾的数量不断减少;经过培训的“新型塾师”的能力水平得到了一定提升;改良私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模式有所改变,等等。而且,在漫长曲折的改良进程中,其形成了新式小学与旧式私塾共存于初等教育领域;私塾改良政策反复变化且各地区存在差异;自主性与滞后性相结合等非常鲜明的特点。然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并未实现预期的目标,私塾改良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改良活动还存在许多局限。当然,私塾生命力顽强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导致私塾改良存在局限的其它因素也不可忽视。首先,近代的政治动荡与经济窘迫必然会对文化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教育行政体制不够完善,改革机构用人不当、监督不力致使私塾改良的效果大打折扣;再次,塾师群体为了自保奋力抵制私塾改良,给改良活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后,私塾改良的范本——新式小学还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的私塾改良。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K25;G62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柯任达;朱修春;;科举停废后的私塾改良[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高月;;清末东北地区私塾改良述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3 蒋纯焦;;论近现代中国教育转型对传统私塾的改造[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贾国静;;清末的私塾改良及其成效[J];安徽史学;2006年04期

5 田正平,杨云兰;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熊贤君;中华民国时期私塾的现代化改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丽君;1901-1945年间黑龙江初等教育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2 孙振丽;清代东北地区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晓明;论清末东北的教育变革[D];辽宁大学;2007年

4 杨晓军;清末新政时期东北地区新式教育述论[D];吉林大学;2006年

5 贾国静;清末民初私塾改良述论[D];四川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86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786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