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德育教科书人教版、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台湾翰林版《社会》编写者的价值取向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3:12
   道德教育本质是价值教育,引导人如何更好地“成人”,过更善的生活。课程过程的本质体现为一种价值赋予和课程文化主体自觉。课程是国家和社会控制的中介,课程标准及教科书审查机制则是教科书内容的重要导向。课程权的下移是新课改民主化的重要举措,赋予了编写者较大的编写权限。德育教科书则是学校道德教育内容的最重要载体,承载编写者向学生传递什么样的价值。价值取向是教科书的灵魂。价值取向由价值观念决定。编写者的价值取向决定教科书内容的选材范畴、材料的价值排序并决定编写者对备选材料的具体抉择、调适、改编等行为。编写者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教科书编写者价值取向是提升教科书品质的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反映,在主体、客体交互作用中,客体的存在、属性、作用对主体的实际意义。价值是人类生活的特有的关系现象,是主客体相统一的一种特定质态。价值因社会形态变迁具有流变性,又因个体的特殊性具有差异性。德育课程是国家、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重要载体,其实施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对课程价值具有绝对控制权,而教科书的编制过程是具体的人实施,教科书呈现出的价值取向并非如纲领性文件解读刚性,其有更多诠释的可能性。回归生活是德育教科书编写者的着笔基色,既体现其综合性,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包括公民伦理和文化与价值两大板块,前者的建构是儿童社会化旨归,后者强调道德育人的文化特质。德育课程目标既有对儿童“成人”的基本品质要求,又包括使儿童社会化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奠基的基本内涵。公民伦理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传统伦理和生命伦理、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新型伦理。生命保全、个人品质习惯和与他人的交往品质的养成是融入公共生活实体和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公民意识的培养则是个体公共精神和社会价值秩序形成的思想基础。以儿童生活所在的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等不同生活场域通过角色转换实践,增进道德认知、体悟道德情感、形成道德信仰、磨练道德意志、习得道德行为。人教版和教科版教科书编写者在学生道德品行养成更多显示较为模糊,而翰林版则较为清晰可行。大陆家国同构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古代灿烂文明、近代民族复兴史、现代发展史是编写者着重强调的方面,翰林版内容则强调个人权利、土著居民文化,汉文化对土著文化的深远影响等。国际理解、世界和平和全球生态是编写者在大陆教科书中呈现全球教育的核心议题。翰林版则注重本土文化的珍视与宣扬。文化忧患意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是三版本教科书编写者的共识。主体的生活的行为方式、内容、规范之后定是其价值外显结果,其生活场域必定是不同价值主体共在共生、互利共赢、博弈对局的复杂平台,亦是道德教育价值引导促进学生自我价值构建的鲜活场所。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是德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然而德育教科书内容有生活场域的外在形式,缺乏德育主体生活的在场之实。德育教科书内容较多是生活表面现象的“复制粘贴”,甚至内容有“生活庸俗化”倾向。教科书文本从脱离现实的宏大叙事的极端风格走向生活化的、琐碎化的叙事另一极端。过真善美的生活,是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这一价值导向的缺失,致使编写者在教科书中价值表达杂乱无章。编写者需要有价值自觉,既要避免编制教科书内容道德德目“标签化”,也要避免德育内容价值空无现象。价值自觉除了编写者应将什么样的生活价值融入教科书内容,还用包括生活价值融入的恰当方式。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23.1
【部分图文】:

教科书,女生,男生,卡通


图 1.教科书儿童性别分布男女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各册教科书中男生人数远多于女生,男比近是女生的两倍。互动卡通儿童大多数是男生,页脚提问、旁白卡通人生,编写者给了男生在教科书中较多发言权。同时编写者将负面的角色扮予了男生,而积极向上、富有爱心等正面角色分配给了女生。然而编写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素英;李祖祥;;战后日本社会科教科书的侵略叙事——基于国家控制视阈[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5年04期

2 权五铉;沈晓敏;;韩国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9期

3 张茂聪;;《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比较分析及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7期

4 张茂聪;;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编写的理念与核心要素[J];课程·教材·教法;2012年06期

5 沈嘉祺;徐娜;;中美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和哈特·米福林版《社会学科》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年08期

6 权五铉;沈晓敏;;韩国社会科教科书中的国家形象透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11期

7 肖强;马云鹏;;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例[J];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8 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年11期

9 朱志勇;适应抑或超越?——我国小学、初中语文教科书内容个体我价值取向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05期

10 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510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8510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