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动理论的小学生深度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00:23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定的知识,以学习结果的深度理解为目的,采用批判、迁移、连通、应用等方式,通过与学习内容、自我、他人的互动而产生的一种学习活动过程,并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深度学习是信息过剩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是落实核心素养和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外对于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形成了较为成熟和完善的研究体系,国内对深度学习的研究则起步相对较晚,还未形成相对完整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国内对于深度学习的研究过多集中于深度学习的理论方面,对学习者深度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针对小学生群体的研究则几乎没有。本研究试图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借鉴互动理论的相关思考,对小学生深度学习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探性构建。本研究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在理论维度上初步构建了指标体系,结合课堂观察、学生访谈、教师访谈以及专家访谈,对理论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和完善,得出基于互动理论的小学生深度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维度和指标。最后将本指标体系应用于一堂语文课的学习分析,主要针对被观察小组成员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思考和建议。本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如下:...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Biggs的“预测-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图 3 杜建霞等的深度学习模型(3)知识的深度模型(DOK)知识的深度模型(DepthofKnowledge),简称 DOK 模型。1997 年,美国教
图 4 基于互动理论的深度学习过程所示的学习过程,互动的过程连接着学习者与环境,学习者与环境深度学习过程赖以依存的基础,学习情境的存在是深度学习的基论的深度学习是离不开整体所依赖的环境,正如上文阐释的,人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等学校“课堂学教”的实践路径探析[J]. 张群,吴柏毅. 高教学刊. 2018(14)
[2]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多维观照——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视角[J]. 文智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J]. 李洪修,丁玉萍.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7)
[4]基于学习科学视域下e-Learning深度学习的分析[J]. 代云飞. 数字通信世界. 2018(07)
[5]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英语教学模式反思[J]. 范文静.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6]基于COOC的深度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研究[J]. 崔向平,陆禹文,赵冲. 开放学习研究. 2018(03)
[7]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 何克抗. 教育研究. 2018(05)
[8]“互联网+”背景下学习方式的特征、内在取向与解构[J]. 严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2)
[9]促进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路径探析[J]. 栾贻爱. 教育探索. 2018(02)
[10]SPOC平台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模式建构[J]. 张晓娟,吕立杰.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4)
硕士论文
[1]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苏丹蕊.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促进研究生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设计研究[D]. 张康莉.江南大学 2017
[3]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生深度学习评价研究[D]. 刘丽丽.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深度学习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D]. 冯琳.兰州大学 2017
[5]基于互动理论的深度学习研究[D]. 张新宇.扬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61524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Biggs的“预测-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图 3 杜建霞等的深度学习模型(3)知识的深度模型(DOK)知识的深度模型(DepthofKnowledge),简称 DOK 模型。1997 年,美国教
图 4 基于互动理论的深度学习过程所示的学习过程,互动的过程连接着学习者与环境,学习者与环境深度学习过程赖以依存的基础,学习情境的存在是深度学习的基论的深度学习是离不开整体所依赖的环境,正如上文阐释的,人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高等学校“课堂学教”的实践路径探析[J]. 张群,吴柏毅. 高教学刊. 2018(14)
[2]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多维观照——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视角[J]. 文智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基于虚拟学习共同体的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J]. 李洪修,丁玉萍.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7)
[4]基于学习科学视域下e-Learning深度学习的分析[J]. 代云飞. 数字通信世界. 2018(07)
[5]基于深度学习视角的英语教学模式反思[J]. 范文静.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6]基于COOC的深度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研究[J]. 崔向平,陆禹文,赵冲. 开放学习研究. 2018(03)
[7]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 何克抗. 教育研究. 2018(05)
[8]“互联网+”背景下学习方式的特征、内在取向与解构[J]. 严玥.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2)
[9]促进深度学习的语文教学路径探析[J]. 栾贻爱. 教育探索. 2018(02)
[10]SPOC平台下指向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模式建构[J]. 张晓娟,吕立杰.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4)
硕士论文
[1]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苏丹蕊.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促进研究生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设计研究[D]. 张康莉.江南大学 2017
[3]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小学生深度学习评价研究[D]. 刘丽丽.华东师范大学 2017
[4]深度学习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D]. 冯琳.兰州大学 2017
[5]基于互动理论的深度学习研究[D]. 张新宇.扬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2961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96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