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习作语言优化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10:52
小学语文高段习作语言优化的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小学第三学段学生习作语言运用的情况,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总体目标,解读了总体课程目标对语言表达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具体解读第三学段的习作教学目标,把握其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具体要求。其次分析了国外、国内作文评价中对语言表达的要求,并结合作文教学实际中学生习作的评改情况,具体分析对语言表达方面的评价。第二部分主要以内容分析法分析第三学段学生期中测试卷中语言运用方面的习题,以学生习作为主,兼以分析部分学生作文本中的作文。通过分析单元的统计主要了解学生习作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学生习作存在错别字、用词不当、病句以及篇幅不够等现象,同时,学生运用修辞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小学语文高段习作语言优化的实践研究中,学生习作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以内容分析法,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为了切实改善甚至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学生习作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笔者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作文教学理念,并试着在教学中作出改进,在第三部分中,总结出几点实施策略:指导学生观察,提高语言的形象性;养成修...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习作教学内容的模糊无序
2.习作评价的笼统低效
3.习作语言的单调重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的目的
2. 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个案研究法
3. 调查法
4. 经验总结法
第一章 小学语文习作要求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语言的要求
2.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段习作语言的要求
二、语文评价中对语言表达的要求
1. 国外对作文评价中语言表达的要求
2. 我国作文评价中对语言表达的评价
第二章 小学习作语言的现状及分析
一、从内容分析中看小学生习作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错别字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2. 习作用词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3. 习作病句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4. 习作片段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5. 习作篇幅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二、小学生习作语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习作内容积累不够丰富
2. 习作修改习惯尚未养成
3. 习作训练序列还未理清
4. 教师习作指导无序
第三章 小学高段习作语言优化的实施策略
一、通过阅读指导,增加词汇的丰富性
1. 借助教材,指导品词析句,学遣词造句
2. 借助教材,丰富词汇,读写互促
3. 重视课外阅读,拓宽写作思路
二、指导学生观察,提高语言的形象性
1.增强观察意识
2.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3.创设观察情境
三、强化思维训练,提高语言的逻辑性
1.发散,思维导图集素材
2. 聚合,思维导图理思路
3. 转换,提高语言表达逻辑性
四、有物有序有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 倾听心声,让作文言之有物
2. 关注表达,让作文言之有序
3.交换意见,让作文言之有理
五、养成修改习惯,提升语言的规范性
1. 传授评改方法,为“独立修改”打基础
2.多种方法并用,个个养成修改习惯
3. 分层指导,提升语言表达力
第四章 小学语文高段习作语言优化效果及反思
一、习作语言优化的教学效果
1.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升
2.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修改习惯
二、高段习作语言优化教学尚需努力之处
1.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如何养成持之以恒的练笔习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活用教材资源,实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J]. 徐春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02)
[2]巧借文本阅读,助力习作教学——浅谈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J]. 查红.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8(01)
[3]让儿童带着饱满的“文心”上路——发展儿童写作核心素养探索[J]. 吴勇. 江苏教育. 2017(41)
[4]汉字文化学视阈下的识字教学探析[J]. 陈烨. 教育视界. 2017(06)
[5]词语的色彩意义:教学不可忽视的细节[J]. 白云霜. 语文建设. 2017(01)
[6]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句子教学实效[J]. 王琦. 小学教学参考. 2016(28)
[7]习作知识的表达可以“图像化”——高年级习作知识趣味化教学实践[J]. 徐俊. 江苏教育. 2016(41)
[8]张田若先生识字教学的哲学观思考(上)[J]. 汪潮.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6(10)
[9]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突破作文教学难点[J]. 陆云. 语文教学通讯. 2016(12)
[10]构建思维导图 让习作教学有趣增效[J]. 庄少芸. 课外语文. 2014(08)
硕士论文
[1]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金鹏莉.扬州大学 2017
[2]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研究[D]. 李娜.云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00984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习作教学内容的模糊无序
2.习作评价的笼统低效
3.习作语言的单调重复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的目的
2. 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
2. 个案研究法
3. 调查法
4. 经验总结法
第一章 小学语文习作要求
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目标分析
1.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语言的要求
2.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高段习作语言的要求
二、语文评价中对语言表达的要求
1. 国外对作文评价中语言表达的要求
2. 我国作文评价中对语言表达的评价
第二章 小学习作语言的现状及分析
一、从内容分析中看小学生习作语言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错别字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2. 习作用词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3. 习作病句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4. 习作片段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5. 习作篇幅的调查及存在问题
二、小学生习作语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习作内容积累不够丰富
2. 习作修改习惯尚未养成
3. 习作训练序列还未理清
4. 教师习作指导无序
第三章 小学高段习作语言优化的实施策略
一、通过阅读指导,增加词汇的丰富性
1. 借助教材,指导品词析句,学遣词造句
2. 借助教材,丰富词汇,读写互促
3. 重视课外阅读,拓宽写作思路
二、指导学生观察,提高语言的形象性
1.增强观察意识
2.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3.创设观察情境
三、强化思维训练,提高语言的逻辑性
1.发散,思维导图集素材
2. 聚合,思维导图理思路
3. 转换,提高语言表达逻辑性
四、有物有序有理,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1. 倾听心声,让作文言之有物
2. 关注表达,让作文言之有序
3.交换意见,让作文言之有理
五、养成修改习惯,提升语言的规范性
1. 传授评改方法,为“独立修改”打基础
2.多种方法并用,个个养成修改习惯
3. 分层指导,提升语言表达力
第四章 小学语文高段习作语言优化效果及反思
一、习作语言优化的教学效果
1.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提升
2.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修改习惯
二、高段习作语言优化教学尚需努力之处
1. 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如何养成持之以恒的练笔习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活用教材资源,实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J]. 徐春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8(02)
[2]巧借文本阅读,助力习作教学——浅谈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J]. 查红. 作文成功之路(中). 2018(01)
[3]让儿童带着饱满的“文心”上路——发展儿童写作核心素养探索[J]. 吴勇. 江苏教育. 2017(41)
[4]汉字文化学视阈下的识字教学探析[J]. 陈烨. 教育视界. 2017(06)
[5]词语的色彩意义:教学不可忽视的细节[J]. 白云霜. 语文建设. 2017(01)
[6]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句子教学实效[J]. 王琦. 小学教学参考. 2016(28)
[7]习作知识的表达可以“图像化”——高年级习作知识趣味化教学实践[J]. 徐俊. 江苏教育. 2016(41)
[8]张田若先生识字教学的哲学观思考(上)[J]. 汪潮.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6(10)
[9]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突破作文教学难点[J]. 陆云. 语文教学通讯. 2016(12)
[10]构建思维导图 让习作教学有趣增效[J]. 庄少芸. 课外语文. 2014(08)
硕士论文
[1]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金鹏莉.扬州大学 2017
[2]小学高段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案例研究[D]. 李娜.云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00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00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