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中段学生语文学习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5 01:05
  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将人类的思考过程转化为可视性图表的整体思维工具,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应用的认知功能领域极广,尤其是针对记忆、创造、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思考。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发现,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运用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分散于各个学科的不同学段,但主要的研究形式多以教师建构,学生被动实施为主。当前研究中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把握,同时也未能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应用效果的差别。由此本论文旨在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观测以学生为主体去建构语文学习的思维导图,优化语文学习的效果如何;二是观测不同语文学习水平学生的应用效果差别,究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对策。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了小学中段语文学习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第二章基于已有文献分析了思维导图的定义特征以及理论基础,结合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目标及学生特征,讨论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适切性,为接下来的行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通过文献梳理、教师访谈与学生问卷调查,综合分析了小学中段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体验感差,热情缺失;方法固定...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学中段学生语文学习中思维导图运用的行动研究


研究思路层级图

思维导图,语文课,学生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小学中段语文教学问题分析40导图的意义以及结构分类的不明确,要与课文内容相结合去绘制思维导图还是比较困难的。第三节学生问卷调查问题笔者针对Y学校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从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态度、困难、效率以及运用思维导图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48份,回收有效问卷共46份。笔者对4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整理与分析。以下是问卷内容及分析的具体细节。一、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一)学生对语文课以及学习的态度图3-1学生是否喜欢语文课

语文课,学生


学生认为语文课是否有趣


本文编号:3019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19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d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