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法对小学生锻炼动机和人格培养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16:19
游戏教学法将体育知识和技能寓于游戏形式之中,通过设置不同形式和内容的体育游戏,培养其体育参与的兴趣,提高体育知识技能水平。而游戏教学法在增加学生快乐体验的同时,也会让学生领悟到体育参与的乐趣,从而端正其体育锻炼动机,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因此,本研究在结合已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探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和人格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通过游戏教学法改善小学生体育锻炼动机和人格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进一步挖掘体育课程在小学生正确体育锻炼动机和大五人格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价值,优化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使用了文献研究法、实验观察法与现场访谈法,并结合了一定的数理统计学知识与略记分析学知识,就体育课游戏教学法对小学生锻炼动机和人格培养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被试锻炼动机、大五人格总体及各维度处于较好水平。(2)游戏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小学生锻炼动机水平,其中在内部动机和无动机两个方面有了显著性的提高。(3)体育课程游戏教学法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小学生神经质与外部动机之间呈现出显著性的负相关关系,但是其余四种人格特征...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学生足球游戏活动项目设计
小学生足球游戏活动项目设计
实验前实验班小学生人格情况的数据统计(N=4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教学对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的思考[J]. 张小英. 田径. 2018(05)
[2]人格特质与大学生锻炼动机: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效应[J]. 朱从庆,董宝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1)
[3]体育运动对中小学教师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关系的影响[J]. 王文增,魏忠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4]中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特点的调查[J]. 毛晋平,高小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5)
[5]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关系研究[J]. 杨剑,崔红霞,陈福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02)
[6]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探析[J]. 高枫. 运动. 2012(06)
[7]浅析学校体育活动与青少年人格塑造[J]. 刘西洋. 搏击(体育论坛). 2011(12)
[8]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J]. 郑德伟,李峰,刘东进,林秋平,宋文民. 运动. 2011(13)
[9]刍议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健康人格[J]. 张俊豪. 湖北体育科技. 2011(03)
[10]体育教学中实现人格教育渗透的调查报告[J]. 姚九峰. 科技信息. 2010(33)
博士论文
[1]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 苏煜.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功能性体育游戏对初中生锻炼动机和身体活动行为促进的准实验研究[D]. 王丽琴.河北师范大学 2015
[2]大五人格量表(IPIP-BFAS)的修订[D]. 唐静.扬州大学 2012
[3]大五人格量表(BFI)的初步修订[D]. 朱小佳.扬州大学 2012
[4]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山东省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D]. 程刚.曲阜师范大学 2009
[5]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游戏化实验研究[D]. 何亚辉.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78603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学生足球游戏活动项目设计
小学生足球游戏活动项目设计
实验前实验班小学生人格情况的数据统计(N=4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教学对初中学生人格发展的思考[J]. 张小英. 田径. 2018(05)
[2]人格特质与大学生锻炼动机: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效应[J]. 朱从庆,董宝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6(01)
[3]体育运动对中小学教师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关系的影响[J]. 王文增,魏忠凤.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4]中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特点的调查[J]. 毛晋平,高小玲.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5)
[5]大学生心理资本、体育锻炼行为与人格发展关系研究[J]. 杨剑,崔红霞,陈福亮.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02)
[6]小学体育游戏教学法探析[J]. 高枫. 运动. 2012(06)
[7]浅析学校体育活动与青少年人格塑造[J]. 刘西洋. 搏击(体育论坛). 2011(12)
[8]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影响[J]. 郑德伟,李峰,刘东进,林秋平,宋文民. 运动. 2011(13)
[9]刍议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健康人格[J]. 张俊豪. 湖北体育科技. 2011(03)
[10]体育教学中实现人格教育渗透的调查报告[J]. 姚九峰. 科技信息. 2010(33)
博士论文
[1]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对高中生体育学习缺乏动机机制的研究[D]. 苏煜.华东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功能性体育游戏对初中生锻炼动机和身体活动行为促进的准实验研究[D]. 王丽琴.河北师范大学 2015
[2]大五人格量表(IPIP-BFAS)的修订[D]. 唐静.扬州大学 2012
[3]大五人格量表(BFI)的初步修订[D]. 朱小佳.扬州大学 2012
[4]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山东省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研究[D]. 程刚.曲阜师范大学 2009
[5]小学体育课课堂教学游戏化实验研究[D]. 何亚辉.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786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078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