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城区几所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11 22:5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方面,全球主要国家为此不断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开设科学教育课程。如何上好科学教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能力以及科学素养,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作为非正式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场馆学习特别是科技场馆学习因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以重庆市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学校和科技场馆两个层面对城区8所小学科学教育开展科技场馆学习的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教师对场馆学习的认知,学校开展场馆学习情况,场馆学习的学习内容、方式、效果,以及场馆学习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内容。其目的旨在梳理小学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开展现状,发现其中存在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对策。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场馆学习的内涵及理论基础、小学科学教育开展科技场馆学习的现状调查、开展科技场馆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加强场馆学习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对策。通过对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及对科技馆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发现,目前开展科技场馆学习存在“量不多、面不广”...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1.1.1 国家积极倡导科学教育与科技场馆学习相结合
        1.1.2 小学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比较薄弱
        1.1.3 重庆市有较丰富的科技场馆资源可资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场馆学习的研究
        1.4.2 关于小学科学教育场馆学习的研究
        1.4.3 关于重庆市小学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的研究
2 科技场馆学习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1 科技场馆学习及其相关概念
    2.2 科技场馆学习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情境学习理论
    2.3 科技场馆学习的特征
        2.3.1 多样性与开放性
        2.3.2 自主性与互动性
        2.3.3 长效性与创新性
3 重庆市小学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现状
    3.1 重庆市小学科学教育现状
    3.2 重庆市科技场馆现状
    3.3 小学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现状调查
        3.3.1 调查工具
        3.3.2 调查对象
        3.3.3 调查过程
    3.4 数据分析及处理
4 小学科学教育开展科技场馆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科技场馆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科技场馆学习量不多、面不广
        4.1.2 对科技场馆资源利用不充分
        4.1.3 学习方式单一,缺乏探究学习
        4.1.4 师资队伍薄弱,学习引导不足
    4.2 科技场馆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认识不到位组织难度大,缺乏统一领导
        4.2.2 馆校沟通不畅缺乏交流,创新实践不足
        4.2.3 学生数量多学习时间少,课程类型单一
        4.2.4 专业科技人才培养较慢,引进力度不够
5 加强场馆学习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对策
    5.1 政府部门加强引导,保障科技场馆学习发展
        5.1.1 普及科技场馆学习理论
        5.1.2 提供必要的支持与保障
    5.2 加强馆校交流沟通,创新馆校合作发展形式
        5.2.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5.2.2 重视新兴科技场馆
    5.3 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开发团体性探究式课程
        5.3.1 借鉴先进模式,引进优秀课程
        5.3.2 加强教师沟通,构建高效课堂
        5.3.3 整合教育内容,突出课程优势
    5.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快专业人才引进培育
        5.4.1 密切与高校、社会组织等的联系
        5.4.2 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
        5.4.3 不断增加人才引进力度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小学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调查问卷
    B.小学科学教育科技场馆学习调查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接新课标,践行新理念,探索新模式——对于“馆校结合”的思考与实践[J]. 陶思敏,戴静.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04)
[2]第二十四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第九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在珠海召开[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04)
[3]先前经验对学生科技场馆学习的影响及启示[J]. 谢娟.  教学与管理. 2017(33)
[4]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静态展品教育活动设计——以“火山浮石探秘之旅”为例[J]. 李云海.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02)
[5]科技博物馆理论研讨会第七次会议在中国科技馆举行[J]. 任杰.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02)
[6]西方科技场馆的学习效果研究综述[J]. 谢娟.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7(03)
[7]国际场馆学习研究:引文编年图与主路径分析[J]. 孙艳超,杜华.  远程教育杂志. 2016(06)
[8]中国科技馆为学校提供开放学习服务的实践探索[J]. 廖红,曹朋.  开放学习研究. 2016(05)
[9]加强科普人才培养 建设科普专业团队[J]. 郭敏.  科协论坛. 2016(08)
[10]基于信息技术的场馆学习情境创建与优化[J]. 钱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06)

博士论文
[1]馆校合作研究[D]. 王乐.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初中生场馆学习现状与指导策略研究[D]. 张小霞.扬州大学 2016
[2]基于科普场馆资源的小学科学活动课程实践研究[D]. 唐小雨.华东师范大学 2015
[3]场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开发[D]. 汤才梅.上海师范大学 2015
[4]小学生场馆学习研究[D]. 代曼.苏州大学 2014
[5]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学习研究[D]. 汤雪平.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82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182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5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