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基于唐山市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5-22 00:07
  随着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统一考试的实行,越来越多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通过考试获取资格证书,进入教师队伍。然而由于这部分教师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实习,其教学能力现状受到学校、家长和教育部门等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非师范专业初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其教学能力又该如何提升?基于此,开展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主要对唐山市入职三年内的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开展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来整体把握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四个维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选取唐山市多所小学的非师范与师范专业初任教师共99名组成问卷调查样本;其次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两类教师共6名进行课堂观察;同时对小学学校领导、教师招聘人员以及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大多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对教学的基本程序、基本知识、能力结构不明确,相比师范专业初任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具体体现为教学设计中对教学重难点把握较差、教学内容加工处理能力欠缺;在教学实施中板书不规范、课堂导入生硬、教学各环...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缘起
        1.时代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愈来愈高
        2.非师范生通过参加教师资格“国考”进入教师队伍
        3.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待解决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三)概念界定
        1.初任教师
        2.非师范专业初任教师
        3.教学能力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问卷调查法
        3.观察法
        4.访谈法
一、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三)人本管理理论
二、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调查
    (一)研究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的选择
        3.调查方法
        4.调查维度的设置
    (二)非师范专业小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考察
        1.教学设计能力现状
        2.教学实施能力现状
        3.教学评价能力现状
        4.教学反思能力现状
三、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方法固化、创新性低
        1.课题总体把握不足,目标及重难点不明确
        2.教学方案设计形式单一
        3.设计多依赖教参,教材内容整合能力薄弱
        4.教学设计各环节设置时间分配不合理
    (二)教学实施能力亟待提高
        1.课堂导入生硬,缺少理论基础
        2.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
        3.课堂教学预判及调控能力不足
        4.现代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娴熟
        5.课堂教学照本宣科
        6.板书内容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三)教学评价局限性大且缺乏规范性
        1.评价方式单一化
        2.评价主观性强,评价标准偏颇
        3.评价用语单调且缺乏针对性
    (四)教学反思欠缺深度与广度,实践指导价值微薄
        1.教学反思内容模糊不清
        2.教学反思流于形式,很少付诸教学实践
        3.教学反思易受环境影响,缺乏职业认同和规划
四、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职业情感及职前教育学知识、技能训练缺乏
        1.非师范初任教师职前教育学知识不足且碎片化
        2.非师范初任教师缺乏教学实习经验
        3.非师范初任教师缺乏自我认同和职业理想
    (二)针对非师范类教师教学能力的补偿性提升平台匮乏
        1.缺乏具有差别性的教师职前培训
        2.缺乏专门且适合非师范专业教师的入职培训
        3.学校重工作轻学习,教师自我学习时间难保证
    (三)教育行政部门对非师范类教师职后培养不重视
        1.教师资格制度考察标准含糊,范围狭窄
        2.针对性的职后培训模式未落实
        3.互联网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用户分类千篇一律
五、非师范专业背景小学初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路径
    (一)教师个人积极钻研教育技术知识步向常态化
        1.系统学习教育学知识,树立终身学习观
        2.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补充知识缩小差距
        3.提高自我认同和职业认同感,树立职业热爱
    (二)学校建立区分性的教师培训和评价机制
        1.完善高校培养和职前培训模式,职前培训差别化
        2.建设入职支持体系,增加校本培训,同侪互助
        3.建立适合个别教师的教学指导和评价制度
    (三)教育部门严格把关教师准入,提供针对性的职后培训
        1.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环节增加对教学实践能力的考察
        2.市教师进修学院搭建“学习共同体”等培训模式
        3.设置优化非师范专业初任教师培养资源共享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本文编号:3200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00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