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馆的小学生科学学习投入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19:39
科学场馆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以其特有的科普性,直观性,趣味性,体验性为学生提供探索、发现科学知识的平台,来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科学自然概念,晦涩难懂的抽象模型。而基于场馆的科学课程的学习,目前在各个小学已经逐步开展,学生依托场馆,利用场馆中的科学资源,在教师和讲解员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开展科学学习,但当前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学习效果如何,什么形式在场馆中进行科学学习更高效,国内还未见研究。本研究以调查学生在科学场馆中的学习投入度为切入点,来探究组织者引导、同伴关系、场馆中的学习资源以及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对场馆中学习投入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投入现状及其作用机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对当前小学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提出建议,并提出相关学习模型。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探讨部分,梳理了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场馆进行科学学习的特点,以及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因素的相关理论观点,并从理论上分析学生基于场馆进行科学学习的优势,以及影响学生在场馆进行科学学习投入度的因素。在实证研究部分,根据先前得到理论模型,自编《小学基于场馆的科学学习...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学习投入及影响因素各个维度
图 4-1: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2.假设模型拟合度检验根据分析,该模型并未发现标准化系数超过 1 的违犯估计现象,可合度检验。模型拟合度可以通过相关拟合指数来表示,模型拟合指数
图 4-2 基于场馆的小学生科学学习投入模型4.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根据表 4-26 和表 4-27 可知,同伴关系与认知投入之间的 P 值为 0.128,投入之间的 P 值为 0.01,均在 95%的置信区间内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除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馆校合作策略研究[J]. 赵慧勤,张天云.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3)
[2]未来学校的时空变革[J]. 王枬.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2)
[3]未来学校变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J]. 曹培杰.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1)
[4]形成性评价在科普场馆学习中的应用[J]. 项洋洋.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2)
[5]科技场馆“第二课堂”育人价值实现路径——基于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实证调查[J]. 谢娟,伍新春,季娇.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9)
[6]智慧学习环境下学校、家庭、场馆协同教育联动机制研究[J]. 徐晶晶,黄荣怀,杨澜,高步云,白文倩.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8)
[7]论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 王牧华,付积.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4)
[8]学习行为投入:定义、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J]. 武法提,张琪.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1)
[9]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科普场馆教育活动设计实证研究[J]. 张辉.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S2)
[10]小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 黄建红,易小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博士论文
[1]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 鲍贤清.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教育游戏参与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 魏婷.南京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非正式在线学习的学习投入研究[D]. 蔡雨浩.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鑫睿.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中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金璐.福建师范大学 2014
[4]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学习研究[D]. 汤雪平.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我国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D]. 仲雪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68851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学习投入及影响因素各个维度
图 4-1:学习投入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2.假设模型拟合度检验根据分析,该模型并未发现标准化系数超过 1 的违犯估计现象,可合度检验。模型拟合度可以通过相关拟合指数来表示,模型拟合指数
图 4-2 基于场馆的小学生科学学习投入模型4.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根据表 4-26 和表 4-27 可知,同伴关系与认知投入之间的 P 值为 0.128,投入之间的 P 值为 0.01,均在 95%的置信区间内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除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馆校合作策略研究[J]. 赵慧勤,张天云.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3)
[2]未来学校的时空变革[J]. 王枬. 全球教育展望. 2019(02)
[3]未来学校变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J]. 曹培杰.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1)
[4]形成性评价在科普场馆学习中的应用[J]. 项洋洋.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2)
[5]科技场馆“第二课堂”育人价值实现路径——基于我国城市中小学生的实证调查[J]. 谢娟,伍新春,季娇.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9)
[6]智慧学习环境下学校、家庭、场馆协同教育联动机制研究[J]. 徐晶晶,黄荣怀,杨澜,高步云,白文倩.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8)
[7]论基于馆校合作的场馆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 王牧华,付积. 全球教育展望. 2018(04)
[8]学习行为投入:定义、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J]. 武法提,张琪.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1)
[9]具身认知视角下的科普场馆教育活动设计实证研究[J]. 张辉.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7(S2)
[10]小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 黄建红,易小芳.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博士论文
[1]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 鲍贤清.华东师范大学 2013
[2]教育游戏参与者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D]. 魏婷.南京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非正式在线学习的学习投入研究[D]. 蔡雨浩.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生课堂学习投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 黄鑫睿.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中学生学习投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金璐.福建师范大学 2014
[4]非正式环境中的科学学习研究[D]. 汤雪平.华东师范大学 2012
[5]我国研究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分析[D]. 仲雪梅.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688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26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