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空间距离和朋友网络的同群效应:来自小学随机实验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1-08-08 21:59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行为的可塑性很强,容易受到周围人群的影响,同伴可能影响他们短期甚至整个生命周期的表现,理解同伴对学生行为和成绩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中国某县10所小学的72个班级进行随机实验,通过在班级内随机安排学生的座位,外生改变学生间的座位距离,进而改变他们的朋友网络关系,从而识别空间距离和朋友网络两个维度的同群效应,并重点关注后者。研究发现,处于高成绩朋友的网络中可以使得个体学习成绩提高0.05个标准差,朋友网络可以解释空间距离同群效应的65%。在对朋友网络的影响机制分析中,本文发现个体的学习时间、阅读时间和参加辅导的概率均会受到他们朋友相同行为的影响。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 2020,43(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5 页

【部分图文】:

空间距离和朋友网络的同群效应:来自小学随机实验的证据


朋友关系网

分布图,座位,朋友,领导者


表1B部分报告学生的两次期末考试的原始成绩。我们发现在实验后,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这可能是因为两次考试难易程度不同,或者是因为座位重新安排后空间和网络结构变化导致成绩的提高。图4为标准化的成绩分布图,我们发现数学相比语文成绩离散化程度更高,说明3-5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显示出较高的差异性。表1C部分报告学生间的网络关系。在实验前,每位学生平均被4.3人选择作为朋友(成为领导者),由于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对称性,追随者的平均数量也为4.3人。每位学生相互朋友的数量为0.5个。在实验后,追随者、领导者和相互朋友的数量均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由于空间位置的改变破坏了原有的部分朋友网络关系,而新形成的朋友网络关系相对较少。在考虑所有类型的朋友关系时,网络关系加权相对成绩为1.44,随机安排座位后下降至0.80,这主要是由于朋友网络中领导者的加权相对成绩下降所致。

流程图,流程,班级,小学


本文选取中国湖南省某县农村地区的10所小学72个班级3-5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3)。附表A1报告了样本所在县2016年的情况(4),实验所在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小学教育状况接近全国农村地区的平均水平,因此本文实验结果对于全国农村小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研究空间距离和朋友网络的同群效应,作者在2016年2月底、3月初开学时对10所学校的72个班级进行了一项随机实验。实验的内容是随机安排每个班级内学生的座位,实验自2016年3月开始至2016年7月结束,持续时间为20周(5),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实验流程见图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伴效应对农村义务教育儿童辍学的影响[J]. 李强.  教育与经济. 2019(04)
[2]同群效应与非认知能力——基于儿童的随机实地实验研究[J]. 王春超,钟锦鹏.  经济研究. 2018(12)



本文编号:3330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30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