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审题能力研究 ——以登岸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8 22:01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就是语文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标尺。本文对登岸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审题能力现状调查,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影响学生语文审题能力的根本原因及其教学建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整体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交代了选题缘由和学界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目的,对选用的研究对象进行了相关说明,介绍了相关研究方法。第一章阐释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审题能力现状与问题,从学生试卷样本中的错答题和与审题有关的涂改进行了数据统计,从数据中看出学生的审题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学生学和教师教两因素影响学生审题,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习态度是内因,外界环境影响是外因,教师教学风格的侧重和教学理念的偏差也会影响学生审题。第三章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建议。学生要学会克服浮躁、畏难、焦躁等心理,加强自身的心理建设,要排除家长式包办和网络环境影响因素,培养自己独立审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和进行审题方法指导。文章主要是从综合探究、...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
    四、相关说明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审题能力现状与问题
    第一节 审题能力现状分析的依据
        一、样本的选择
        二、分析类目和分析单元的选择
        三、分析类目和分析单元的确定
    第二节 从学生错答看审题能力
        一、从学生错答题看审题能力现状
        二、从错答看审题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从与审题有关的涂改看审题能力
        一、从与审题有关的涂改看审题能力的现状
        二、从与审题有关的涂改看审题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失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学生的原因
        一、个体差异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周边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教师的原因
        一、教学风格差异存在的问题
        二、不同教学理念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小学高年级学生审题能力培养的建议
    第一节 对学生的建议
        一、加强学生的心理建设
        二、排除外界干扰因素
    第二节 对教师的建议
        一、“综合探究”审题建设
        二、“阅读理解”审题建设
        三、“作文”审题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年级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J]. 郭志颖.  教书育人. 2019(10)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孙金丽.  河南农业. 2019(09)
[3]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三部曲”探索[J]. 王婷婷.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3)
[4]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审题能力的培养[J]. 邹芳玲.  华夏教师. 2019(03)
[5]核心素养视野下学生解决问题的审题训练[J]. 林正惠.  新教师. 2018(12)
[6]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审题障碍原因及对策探究[J]. 王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20)
[7]试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J]. 阚晶华,王和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20)
[8]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风格的影响[J]. 唐秋明.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8(06)
[9]审题,正确解答第一步——小学数学认真审题习惯的培养[J]. 刘子霞.  华夏教师. 2018(15)
[10]小学生语文审题能力的培养[J]. 王俊芳.  新课程(小学). 2017(10)

硕士论文
[1]高中生物理审题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D]. 黄东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关于提升初中学生圆问题审题能力的实践研究[D]. 张佶迪.湖南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学生作文能力研究[D]. 吕传振.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基础教育考试客观题命题改革与发展研究[D]. 陈芳.福建师范大学 2007
[5]3-6年级小学生写作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D]. 何世冰.广西师范大学 2006
[6]内容分析与文献计量的比较与综合研究[D]. 路菲.南京理工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30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30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a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