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主题班会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两所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5 06:5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的提出既顺应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对人才发展的迫切要求。各个学科都承担了不同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任务,同样的,小学主题班会的开展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调查小学主题班会的开展现状,探寻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主题班会的新要求、新方法。本研究以核心素养为指导,以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群体心理学理论和勒温的团体动力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主题班会的价值体现:促进个体全面发展、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分析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主题班会的基本特征: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新颖性以及互动的多边性。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再辅以文献研究法。从文化性、自主性和社会性这三个维度编制出问卷,对重庆市两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展开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主题班会活动效果的调查,并通过访谈法对15名小学老师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重庆市两所小学高年级主题班会的总体活动效果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部分教师对小学主题班会及核...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主题班会研究成果折线图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概念,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自 2014 年开始逐渐增多。以中国知网做为文献检索源,以“核心素养”为标题进行检索 (检索时间 2018 年 7 月 1 日)。并选择按所有年份的范围进行检索(2006-2018 年),发现总共检索到 7391 篇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其年份分布如图 1.2 所示。研究文献以期刊论文为主,其中期刊论文 5664 篇占 76.6%、报纸 698 篇占 9.4%、会议论文 361 篇占 4.9%、学位论文 668 篇占 9%。
图 2.1 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图纵向上看,核心素养体系是一个层级指标框架,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上而下来看,首先是全面发展作为顶层指标,其次第二层又分为后第三层具体细分为六大素养,第四层包含十八个基本点。像这样层还可以再具体到每一学段每一学科,于是核心素养就能够实现从理论。并且各层次指标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后一层次的发展又推动着整体目标的实现。横向上看,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看起来是各管相互融通的。核心素养体系以三个理论假设为基础:文化性是人存在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几个假设生命属性的角度来进行素养分析的,从而进一步向外关联到人所生质世界。但是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的。所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的发展也具有,其后的每一层级内部间同样是相互联系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学生心灵成长为目的 实现主题班会的变革——银川市中小学主题班会变革6年的实践研究[J]. 马丽.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09)
[2]高校主题班会与班级凝聚力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J]. 饶玉梅,阎卫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1)
[3]我国核心素养研究述评[J]. 龚继萌,张艳红. 教育导刊. 2017(12)
[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5]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 师曼,刘晟,刘霞,周平艳,陈有义,刘坚,魏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6]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 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6)
[7]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 刘义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6(02)
[8]核心素养研究述评[J]. 刘国飞,张莹,冯虹. 教育导刊. 2016(03)
[9]我国中小学班会课研究述评[J]. 李玉明,梁秀香. 上海教育科研. 2015(01)
[10]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刘新阳,裴新宁. 全球教育展望. 2014(04)
硕士论文
[1]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现状及有效性策略研究[D]. 曲丽婷.渤海大学 2017
[2]小学主题班会活动化研究[D]. 高玉洁.山东师范大学 2016
[3]高中励志类主题班会设计研究[D]. 冯学锋.山东师范大学 2016
[4]重庆市X小学主题班队活动实施的现状研究[D]. 李雨晗.重庆师范大学 2014
[5]开展高中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探索[D]. 陈志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3
[6]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及措施[D]. 陈婷婷.重庆师范大学 2013
[7]德育主题班会实效性研究[D]. 詹小斌.福建师范大学 2013
[8]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 陈宗庆.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61621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主题班会研究成果折线图
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核心素养作为一个新兴的学术概念,国内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自 2014 年开始逐渐增多。以中国知网做为文献检索源,以“核心素养”为标题进行检索 (检索时间 2018 年 7 月 1 日)。并选择按所有年份的范围进行检索(2006-2018 年),发现总共检索到 7391 篇关于“核心素养”的文献,其年份分布如图 1.2 所示。研究文献以期刊论文为主,其中期刊论文 5664 篇占 76.6%、报纸 698 篇占 9.4%、会议论文 361 篇占 4.9%、学位论文 668 篇占 9%。
图 2.1 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图纵向上看,核心素养体系是一个层级指标框架,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上而下来看,首先是全面发展作为顶层指标,其次第二层又分为后第三层具体细分为六大素养,第四层包含十八个基本点。像这样层还可以再具体到每一学段每一学科,于是核心素养就能够实现从理论。并且各层次指标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前一层次是后一层次的后一层次的发展又推动着整体目标的实现。横向上看,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看起来是各管相互融通的。核心素养体系以三个理论假设为基础:文化性是人存在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几个假设生命属性的角度来进行素养分析的,从而进一步向外关联到人所生质世界。但是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的。所以,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的发展也具有,其后的每一层级内部间同样是相互联系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学生心灵成长为目的 实现主题班会的变革——银川市中小学主题班会变革6年的实践研究[J]. 马丽.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09)
[2]高校主题班会与班级凝聚力现状分析与问题研究[J]. 饶玉梅,阎卫萍.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1)
[3]我国核心素养研究述评[J]. 龚继萌,张艳红. 教育导刊. 2017(12)
[4]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教育学刊. 2016(10)
[5]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 师曼,刘晟,刘霞,周平艳,陈有义,刘坚,魏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3)
[6]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 姜宇,辛涛,刘霞,林崇德.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6)
[7]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 刘义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6(02)
[8]核心素养研究述评[J]. 刘国飞,张莹,冯虹. 教育导刊. 2016(03)
[9]我国中小学班会课研究述评[J]. 李玉明,梁秀香. 上海教育科研. 2015(01)
[10]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欧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 刘新阳,裴新宁. 全球教育展望. 2014(04)
硕士论文
[1]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现状及有效性策略研究[D]. 曲丽婷.渤海大学 2017
[2]小学主题班会活动化研究[D]. 高玉洁.山东师范大学 2016
[3]高中励志类主题班会设计研究[D]. 冯学锋.山东师范大学 2016
[4]重庆市X小学主题班队活动实施的现状研究[D]. 李雨晗.重庆师范大学 2014
[5]开展高中主题班会课的实践探索[D]. 陈志坤.华中师范大学 2013
[6]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主题班会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及措施[D]. 陈婷婷.重庆师范大学 2013
[7]德育主题班会实效性研究[D]. 詹小斌.福建师范大学 2013
[8]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 陈宗庆.上海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61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36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