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小学英语浸润式教学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21:27
  浸润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为课堂教学媒介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浸润式教学起源于加拿大,并于上世纪90年代末传入中国。浸润式教学力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的学习和交流。作为一种全方位的、多维度的学习模式,浸润式教学模式也是外语教育所必需且必要的。目前,外语教学界虽然已经广泛认可了浸润式教学,但浸润式教学由于一些条件限制,还没有在我国的英语课堂特别是小学英语课堂得到广泛推广和实践。而我国大部分小学从2001年开始,就把三年级作为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我国小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难题。例如,大部分小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困难。而小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英语学习的第一阶段,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因此,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标准。本研究通过查阅和学习大量国内外文献,并对浸润式教学的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接着,本研究以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一学年中,笔者通过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文章来源】:宁波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浸润
        2.1.2 浸润式教学
        2.1.3 行动研究
    2.2 相关理论
        2.2.1 浸润式教学理论
        2.2.2 行动研究理论
    2.3 国外浸润式教学研究现状
    2.4 国内浸润式教学研究现状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实验班级的背景
    3.4 研究工具
        3.4.1 测验
        3.4.2 调查问卷
        3.4.3 访谈
4 研究过程
    4.1 提出问题
    4.2 行动研究过程
        4.2.1 计划
        4.2.2 行动
        4.2.3 观察
        4.2.4 反思
5 研究结果与反思
    5.1 数据收集与分析
        5.1.1 测试数据
        5.1.2 调查问卷数据
        5.1.3 访谈数据
        5.1.4 观察与反思数据
    5.2 研究结果
        5.2.1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5.2.2 浸润式教学的效果
    5.3 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5.3.1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原因
        5.3.2 浸润式教学产生效果的原因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主要发现
        6.1.1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困难
        6.1.2 浸润式教学的效果
        6.1.3 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6.2 浸润式教学研究结果的建议
        6.2.1 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6.2.2 对教师的启示和建议
    6.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A 小学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C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D 学生访谈提纲
在学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小学英语发音练习中的矫正指导策略[J]. 陈广莲.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10)
[2]中国儿童第二语言学习的新课程模式[J]. 赵琳,裴淼,刘华,Linda Siegel.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3]我国CALL研究的趋势——行动研究和对行动研究之研究[J]. 阮全友,陈奇敏,雷小川.  外语界. 2005(04)
[4]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行动研究报告[J]. 刘彦臻.  外语电化教学. 2004(01)
[5]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 崔允■.  人民教育. 2001(06)
[6]行动研究与在职外语教师[J]. 黄景.  外语教学. 1999(03)
[7]行动研究:外语师资教育新途径[J]. 吴宗杰.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02)



本文编号:3480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480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c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