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校园欺凌认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05:23
近年来由于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对学生的身心都造成严重伤害,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为解决和预防欺凌行为出台了相关政策。防治校园欺凌需要社会、学校和相关人士的共同努力,学校是校园欺凌发生最频繁的地方,所以教师对校园欺凌的精准认知直接决定了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通过对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的认知情况调查,探讨目前小学教师校园欺凌认知存在哪些问题,分析小学教师校园欺凌认知偏差的因素,以提出提高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认知的对策。本研究主要借鉴洪福源的国中小学生、教师对校园欺凌认知与态度研究中的认知定义,从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的认识、态度、判断和应对四方面入手,采用访谈的方法,调查了3所小学60名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和对欺凌类型认识不全面、对欺凌双方有刻板印象;忽视校园欺凌严重性、对欺凌培训工作参与性较低、对欺凌者存在偏见、同情受欺凌者;对欺凌类型判断片面、混淆欺凌行为特点;处置欺凌问题方式单一、应对欺凌策略保守、对欺凌双方后期追踪不到位。导致这些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有媒体、家长对校园欺凌的质疑、学校对教师的校园欺凌培训工作落实...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学教师校园欺凌认知节点编码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二、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的认知现状(一)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的认识1、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理解从调查发现,46名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理解为只要使用暴力行为欺负他人的或者辱骂他人的即属于校园欺凌;23名教师提到欺凌是长期反复地发生;15名教师认为欺凌是恶意针对他人的一种行为;11名教师认为欺凌行为具有力量悬殊的特点;7名教师认为孤立他人亦是一种欺凌。(见图1.2)图1.2小学教师校园欺凌概念理解2、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类型理解调查中发现56名小学教师认为校园欺凌类型为肢体欺凌;54名教师认为欺凌类型是言语欺凌;19名教师认为欺凌还可以包括财务欺凌;6名教师认为欺凌方式还有关系欺凌;5名教师提到网络欺凌;3名教师提到性欺凌。(见图1.3)图1.3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类型理解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二、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的认知现状(一)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的认识1、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理解从调查发现,46名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理解为只要使用暴力行为欺负他人的或者辱骂他人的即属于校园欺凌;23名教师提到欺凌是长期反复地发生;15名教师认为欺凌是恶意针对他人的一种行为;11名教师认为欺凌行为具有力量悬殊的特点;7名教师认为孤立他人亦是一种欺凌。(见图1.2)图1.2小学教师校园欺凌概念理解2、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类型理解调查中发现56名小学教师认为校园欺凌类型为肢体欺凌;54名教师认为欺凌类型是言语欺凌;19名教师认为欺凌还可以包括财务欺凌;6名教师认为欺凌方式还有关系欺凌;5名教师提到网络欺凌;3名教师提到性欺凌。(见图1.3)图1.3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类型理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园欺凌”治理的法律困境与出路——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J]. 邓凡. 教育学术月刊. 2019(10)
[2]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师生认知状况及提升路径研究[J]. 王祈然,肖建国.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6)
[3]校园欺凌问题分析探讨[J]. 刘双双. 法制与社会. 2019(10)
[4]校园欺凌现象的认知偏差及其修正[J]. 洪涛,徐志宏. 教学与管理. 2019(09)
[5]校园欺凌治理的难点与对策——基于教师参与视角的实证分析[J]. 吴会会. 教育发展研究. 2019(04)
[6]我国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评11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J]. 任海涛. 东方法学. 2019(01)
[7]基于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的教育与干预策略[J]. 白玉萍,柳铭心. 继续教育. 2018(10)
[8]“校园性骚扰”的概念界定及其立法意义[J]. 任海涛,孙冠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4)
[9]教师校园欺凌认知的实然状况与应然取向[J]. 王祈然,吴会会. 当代青年研究. 2018(02)
[10]让欺凌远离学生:《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内容解析与实践要点[J]. 李雯. 中小学管理. 2018(02)
硕士论文
[1]小学校园欺凌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D]. 曲洪岩.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2]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及处置方式的现状研究[D]. 范津.曲阜师范大学 2019
[3]国内近5年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 罗娜.陕西理工大学 2018
[4]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与防治路径[D]. 李琦.华中师范大学 2018
[5]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D]. 杨雪锦.沈阳师范大学 2017
[6]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陈婉华.广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83090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小学教师校园欺凌认知节点编码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二、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的认知现状(一)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的认识1、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理解从调查发现,46名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理解为只要使用暴力行为欺负他人的或者辱骂他人的即属于校园欺凌;23名教师提到欺凌是长期反复地发生;15名教师认为欺凌是恶意针对他人的一种行为;11名教师认为欺凌行为具有力量悬殊的特点;7名教师认为孤立他人亦是一种欺凌。(见图1.2)图1.2小学教师校园欺凌概念理解2、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类型理解调查中发现56名小学教师认为校园欺凌类型为肢体欺凌;54名教师认为欺凌类型是言语欺凌;19名教师认为欺凌还可以包括财务欺凌;6名教师认为欺凌方式还有关系欺凌;5名教师提到网络欺凌;3名教师提到性欺凌。(见图1.3)图1.3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类型理解
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二、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的认知现状(一)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的认识1、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理解从调查发现,46名教师对校园欺凌概念理解为只要使用暴力行为欺负他人的或者辱骂他人的即属于校园欺凌;23名教师提到欺凌是长期反复地发生;15名教师认为欺凌是恶意针对他人的一种行为;11名教师认为欺凌行为具有力量悬殊的特点;7名教师认为孤立他人亦是一种欺凌。(见图1.2)图1.2小学教师校园欺凌概念理解2、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类型理解调查中发现56名小学教师认为校园欺凌类型为肢体欺凌;54名教师认为欺凌类型是言语欺凌;19名教师认为欺凌还可以包括财务欺凌;6名教师认为欺凌方式还有关系欺凌;5名教师提到网络欺凌;3名教师提到性欺凌。(见图1.3)图1.3小学教师校园欺凌类型理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校园欺凌”治理的法律困境与出路——基于法社会学的视角[J]. 邓凡. 教育学术月刊. 2019(10)
[2]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师生认知状况及提升路径研究[J]. 王祈然,肖建国.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6)
[3]校园欺凌问题分析探讨[J]. 刘双双. 法制与社会. 2019(10)
[4]校园欺凌现象的认知偏差及其修正[J]. 洪涛,徐志宏. 教学与管理. 2019(09)
[5]校园欺凌治理的难点与对策——基于教师参与视角的实证分析[J]. 吴会会. 教育发展研究. 2019(04)
[6]我国校园欺凌法治体系的反思与重构——兼评11部门《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J]. 任海涛. 东方法学. 2019(01)
[7]基于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的教育与干预策略[J]. 白玉萍,柳铭心. 继续教育. 2018(10)
[8]“校园性骚扰”的概念界定及其立法意义[J]. 任海涛,孙冠豪.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4)
[9]教师校园欺凌认知的实然状况与应然取向[J]. 王祈然,吴会会. 当代青年研究. 2018(02)
[10]让欺凌远离学生:《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内容解析与实践要点[J]. 李雯. 中小学管理. 2018(02)
硕士论文
[1]小学校园欺凌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D]. 曲洪岩.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2]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及处置方式的现状研究[D]. 范津.曲阜师范大学 2019
[3]国内近5年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及对策研究[D]. 罗娜.陕西理工大学 2018
[4]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形成机制与防治路径[D]. 李琦.华中师范大学 2018
[5]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D]. 杨雪锦.沈阳师范大学 2017
[6]小学校园欺凌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陈婉华.广州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830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48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