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01:34
在新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出了重大一步,“终身教育”、“大教育”的氛围中,融入生命教育,尊重生命的独特性,彰显生命的自主性,注重生命的生成性,提升生命的质量,完善生命的人格,满足生命的需要,使受教育者自身生命最大限度地获得整体、和谐而完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现实并非乐观。由于激烈的升学压力与竞争,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交织,学生的人性尚未得到全方位的关怀,精神世界因无人问津而日渐苍白,生命意识尚未成熟,而现代教育工具理性至上和象牙塔式的学校使他们无法正确定位自己生命的参照系,缺失最本质的生命价值,导致教育问题与教育事件日渐严重。因此加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创造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构建小学生生命教育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先分析选题背景,搜集资料,定义研究对象,说明研究意义,交代本文研究方法。接着,对生命教育发展的理论进行科学、客观的描述。梳理当今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状况,针对主要问题,分析主客观原因。最后,针对问题原因,结合教育实际,提出生命教育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命教育的意义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命教育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生命的理念渊源
第三节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当前小学生命教育中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当前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生命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影响生命教育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重塑家庭的生命教育文化
第二节 以人为本,转变管理模式
第三节 直面生命,提升教育理念
第四节 自我关怀,绽放生命之美
第五章 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培养健全人格,更具体、系列化
第二节 文化浸润内涵,更突显生命底蕴
第三节 丰富师生活动,更强化教育成效
第四节 家校形成合力,共绽生命之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尊重·理解·宽容[J]. 陈立新. 吉林教育. 2015(Z2)
[2]教育是对生命的理解——第二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纪实[J]. 康赛. 中国西部. 2014(41)
[3]爱敬永不变——学校德育工作漫谈[J]. 魏克雄. 生活教育. 2014(18)
[4]生命教育的缘起和演进[J]. 黄渊基. 求索. 2014(08)
[5]英国、美国、日本的生命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 李曦,黄鸿鑫. 教育探索. 2014(07)
[6]传统家庭生命教育文化的异化与重塑[J]. 邓惠明,岳玉阁.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3(10)
[7]日本生命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虞花荣.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7)
[8]区域推进生命教育的策略与实践[J]. 石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3(01)
[9]生命教育:要从原点出发——在班务管理中渗透生命教育[J]. 朱爱萍. 现代特殊教育. 2011(10)
[10]中西方生命观的历史回溯——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J]. 芦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硕士论文
[1]经验改造与自我理解:教师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 孙雪菡.首都师范大学 2014
[2]台湾地区高校生命教育课程探析及启示[D]. 李欣.湖北大学 2014
[3]幼儿生命教育初探[D]. 邓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4]中小学生命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研究[D]. 王颖.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5]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 朱洁.苏州大学 2010
[6]小学生命教育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 龚程玉.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从米德自我理论“看”生命教育[D]. 陈秀锦.苏州大学 2008
[8]生命教育课程探究[D]. 胡成霞.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946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与提出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命教育的意义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生命教育是时代的产物
第二节 生命的理念渊源
第三节 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当前小学生命教育中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当前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生命教育中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影响生命教育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 小学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重塑家庭的生命教育文化
第二节 以人为本,转变管理模式
第三节 直面生命,提升教育理念
第四节 自我关怀,绽放生命之美
第五章 小学生命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培养健全人格,更具体、系列化
第二节 文化浸润内涵,更突显生命底蕴
第三节 丰富师生活动,更强化教育成效
第四节 家校形成合力,共绽生命之花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尊重·理解·宽容[J]. 陈立新. 吉林教育. 2015(Z2)
[2]教育是对生命的理解——第二届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命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纪实[J]. 康赛. 中国西部. 2014(41)
[3]爱敬永不变——学校德育工作漫谈[J]. 魏克雄. 生活教育. 2014(18)
[4]生命教育的缘起和演进[J]. 黄渊基. 求索. 2014(08)
[5]英国、美国、日本的生命教育实践及其启示[J]. 李曦,黄鸿鑫. 教育探索. 2014(07)
[6]传统家庭生命教育文化的异化与重塑[J]. 邓惠明,岳玉阁.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3(10)
[7]日本生命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虞花荣.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7)
[8]区域推进生命教育的策略与实践[J]. 石英. 卫生职业教育. 2013(01)
[9]生命教育:要从原点出发——在班务管理中渗透生命教育[J]. 朱爱萍. 现代特殊教育. 2011(10)
[10]中西方生命观的历史回溯——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J]. 芦雷.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硕士论文
[1]经验改造与自我理解:教师生命教育实践探索[D]. 孙雪菡.首都师范大学 2014
[2]台湾地区高校生命教育课程探析及启示[D]. 李欣.湖北大学 2014
[3]幼儿生命教育初探[D]. 邓艳.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4]中小学生命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研究[D]. 王颖.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
[5]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 朱洁.苏州大学 2010
[6]小学生命教育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 龚程玉.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从米德自我理论“看”生命教育[D]. 陈秀锦.苏州大学 2008
[8]生命教育课程探究[D]. 胡成霞.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694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569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