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中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4:03

  本文关键词:中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沟通、交流最基本的载体,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语言,而教师作为传道、授业和解惑的执行者,在各项教育活动中都需要语言作为媒介,去引导、影响受教育者。教师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责任,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伴随着中外之间广泛而持久的互相学习和交流,本研究聚焦于中国数学课堂和西方教育具有代表意义的美国数学课堂,试图通过对视频录像的反复观看和分析,深入了解中美数学课堂的真实情境,探究中美数学课堂到底有哪些不同点或者相似处,互相学习到底应该学哪些方面、怎么学等等。基于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对所选取的中美小学数学教师共8节课视频进行文本转录,并按照所确定的教师语言分类,对教师课堂提问语言、课堂教学语言、课堂评价语言、课堂管理语言进行编码,再将视频文本内容按照编码系统进行记录,最后进行数据整理,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的4节数学课堂上教师发言的时间是学生发言时间的3倍还要多。美国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语言所占比例基本持平,学生拥有相对较多的发言和表达的机会。2.中国数学教师课堂以提问类语言为主,占到一半以上,大部分的知识都是以提问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其中提问类语言还起着启发的作用,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两者有一定的交叉覆盖。而美国数学课堂教师教学语言的类型分布较为均等,说明教师倾向于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语言进行课堂教学。3.教师课堂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提问语言的使用情况而言:中国教师比美国教师更倾向于对事实性知识的提问,问题主要集中在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尤其突出对记忆力的考察。而相对于中国教师来说,美国教师更倾向于考察学生对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重对学生理解力和分析力的培养。在考察程序性知识方面,美国教师的比例要低于中国教师,这表明了中国教师更注重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察。而略遗憾的是,两位教师在对学生的自我反省和创造性培养上较为缺乏,课堂上很少涉及这方面的提问。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中国教师无效提问的比例高达26.7%,而美国教师只有1%。4.中美教师都倾向于正面的、积极的评价,且多用直接评价的方式。中国教师的评价语言较为丰富,且对于学生的每句回答都会有评价,而美国教师的评价语比较单调,且多数情况下没有评价。由此可见,中国数学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为有效,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美国的课堂氛围就相对比较自然。
【关键词】:中美比较 小学数学 教师课堂语言 课堂录像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23.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1. 绪论12-19
  • 1.1. 研究背景12-15
  • 1.1.1. 关注课堂教学12
  • 1.1.2. 关注教师语言12-14
  • 1.1.3. 关注视频分析14-15
  • 1.1.4. 关注中美比较15
  • 1.2. 研究问题15-16
  • 1.3. 研究特色16
  • 1.4. 研究意义16-19
  • 2. 文献综述19-3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9
  • 2.1.1. 语言19
  • 2.1.2. 教师语言和教师课堂语言19
  • 2.2. 教师课堂语言的基本特性19-22
  • 2.2.1 规范性19-20
  • 2.2.2. 教育性20-22
  • 2.2.3. 科学性22
  • 2.2.4. 差异性22
  • 2.3. 教师课堂语言的分类22-24
  • 2.4.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24-29
  • 2.4.1. 历史上几次国际数学教育比较研究24-26
  • 2.4.2. 国外课堂录像研究综述26-28
  • 2.4.3. 国外教师课堂语言研究综述28-29
  • 2.5.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29-33
  • 2.5.1. 国内课堂录像研究现状29-30
  • 2.5.2. 国内教师课堂语言研究现状30-33
  • 3. 研究设计与过程33-54
  • 3.1. 研究方法33-36
  • 3.1.1 文献综述法33-34
  • 3.1.2. 课堂录像观察法34-35
  • 3.1.3. 视频编码分析法35
  • 3.1.4. 案例分析法35
  • 3.1.5. 比较研究法35-36
  • 3.2. 研究过程36-54
  • 3.2.1. 研究对象的选取36-38
  • 3.2.2. 文本转录38-39
  • 3.2.3. 编码设计39-54
  • 4. 研究结果与改进策略54-62
  • 4.1. 研究结果54-58
  • 4.1.1. 中美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比较分析54-56
  • 4.1.2. 中美教师课堂提问语言的比较分析56-57
  • 4.1.3. 中美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的比较分析57
  • 4.1.4. 中美教师课堂管理语言的比较分析57-58
  • 4.2.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有效性的策略58-62
  • 4.2.1. 提问语言要适度,提问方式要合理科学58-59
  • 4.2.2. 讲授语言要严谨59-60
  • 4.2.3. 评价语言要丰富及时,并注重启发学生思维60
  • 4.2.4. 重视形式多样化语言60-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6
  • 附录66-73
  • 后记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梅,高军;谈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吕火明,吕梅香;小学数学教师“引导者”作用的发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年03期

3 卢秀琼;张光荣;傅之平;;农村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9期

4 许卫兵;;从“教材”出发:小学数学教师的“教材思维”[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2期

5 崔江萍;;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与培养[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7期

6 王小我;胡德云;马波;;小学数学教师的现状调查及思考[J];成功(教育);2007年06期

7 张基益;;论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2期

8 张基益;;论小学数学教师的数学知识[J];凯里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陈富贵;;浅谈如何做好一名小学数学教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10 隋立国;;教师如何把课堂舞台还给学生[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高全;李学全;;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利华;;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中的定位[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史东杰;;现代教育课堂教学中怎样促进小学数学教师角色转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4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房元霞;李绍勇;;省级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专题培训的探索[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小青;蔡颍羚;李琼;倪玉菁;;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崔建梅;;应用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素养的研究[A];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其法;;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孩子喜欢数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9 庄俊敏;;学习 学习 再学习——谈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三期会员培训学习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刘洋;;浅谈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塞县西河口中心小学 张瑞瑞;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新挑战[N];延安日报;2011年

2 记者 魏娜 通讯员 林中卉;美国高校数学教师不少来自中国[N];长江日报;2010年

3 甘谷县磐安镇东南街小学 原双前;小学数学教师的责任心[N];甘肃日报;2009年

4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辑 丁国忠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孔凡哲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 张丹 湖北省黄冈市实验小学教师 汪学军;积极应对学科知识带来的新挑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胡兴明;怎样当好一名小学数学教师[N];黔西南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徐德明 魏颖 张超;新学年,本市小学减负力度大脚步实[N];天津教育报;2013年

7 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郑屯镇陆兴小学 胡培高;激发小学生数学兴趣之我见[N];贵州民族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刘文 季俊昌;寻找属于自己的教育天空[N];中国教师报;2014年

9 勉县金泉镇九年制学校 张福生;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N];汉中日报;2011年

10 贵定一小 陆绍莲;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N];黔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孟红玲;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发展培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沈林;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卢锦玲;“沪港两地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缺失”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华;数学新课程与小学数学教师[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一婷;小学数学教师理答行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韩中下;新课改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以赣州市为例[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4 王卉蕊;小学数学教师学科知识掌握的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卢文博;小学数学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6 邵小英;小学数学教师面向教学的数学知识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周欢;新课改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师“综合与实践”认知情况调查[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8 宰娜;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追问行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袁红霞;小学数学教师课堂理答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10 汪清;小学数学教师关注学生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58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