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基于反复横跨的小学男生灵敏素质测评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09:30
  研究目的: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姿态、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是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小学生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提高其灵敏素质尤为重要。国内现行的测定方法是反复横跨,但其横跨间隔为1m,不能很好的反映不同身高学生的灵敏素质。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传统反复横跨测试方案进行改良,验证改良反复横跨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制定改良版反复横跨测试灵敏素质的评价标准,进而为小学生灵敏素质的准确、个性化测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将反复横跨间隔进行改良,具体为将横跨间隔由固定的1m,改为身高的一半,其它测试要求不变,形成改良版反复横跨。研究对象选取上体附中小学72名15年级男生为受试者,对改良版反复横跨进行隔天重测法检验信度;选取五角场小学241名15年级男生进行改良版反复横跨的效度检验,以伊利诺伊敏捷测试作为标准,与改良版反复横跨测试进行比较以检验其效度。并选取有足球训练经历和无足球训练经历的男生以及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男生进行改良版反复横跨测试,检验该方法的区分度;同时选取实验小学1... 

【文章来源】: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反复横跨的小学男生灵敏素质测评方法研究


反复横跨测试图

测试图,测试图,端线


基于反复横跨的小学男生灵敏素质测评方法研究10在中线A上,稍屈膝。听到测试人员“开始”口令后,按左—中—右—中方向横跨。即先向左边端线B横跨,两只脚落地跨在端线B上。紧接着跨回中线A,然后再跨向右边端线C,两只脚落地骑跨在端线C上。按照顺序在20秒的时间内进行连续横跨,每跨一线算一次(包括中间线)。进行2次测试,记录其中最好的成绩,单位为“次”。同时在测试的过程中应注意,两只脚没有跨在线两边或者踩到线(包括中间线),不计该次;在测试过程中受试者必须进行左右横跨,不能向上跳。图1反复横跨测试图3.3.2.4改良版反复横跨测试方法改良版反复横跨的间隔为身高的1/2,测试操作同上。图2反复横跨测试图3.3.2.5伊利诺伊敏捷测试测试方法该方法用于评价受试者快速奔跑和转换方向的能力。测试场地为表面平整且又防滑的平地、皮尺、秒表以及8个标志桶。受试者首先俯卧于起点的地上双手放在身体两侧与肩膀平齐,头不能超过起跑线。听到“开始”口令后,受试者迅速起身并从锥桶A冲刺至锥桶B。然后受试者冲刺至标志桶1处,按“8”字绕过标志桶2、3、4后,沿着标志桶4绕一圈,然后朝着反方向绕回标志桶1。到达标志桶1后,继续冲刺至标志桶C。然后冲刺至标志桶D处的终点线(见图3)。测试进行2次,记录最佳成绩,单位为秒。测试过程中应注意,如果跑步过程中,受试者错过了一个标志桶或者将标志桶移动,测试立即终止,并重新开始测试;如果跑步过程中,受试者发生跌倒,测试立即停止,然后重新进行测试;做起始准备动作时,身体不能压到手背上。

场地,学校


基于反复横跨的小学男生灵敏素质测评方法研究11图3伊利诺伊敏捷测试场地图3.3.2.6实验流程为确保测试前的组织工作,如测试器材和场地的勘察、测试具体实施方法和测试流程的顺利、测试结果各项数据的填写与数据的录入,本研究在整个实验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把控:(1)测试场地确定及测试安排确认提前到达测试学校,与学校相关老师沟通测试所需场地、测试项目能够使用的仪器数量,与校方负责人抽取测试对象、并确定测试时间和测试具体项目空间的布置以及测试仪器的摆放位置。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前制定好测试流程。(2)测试方法的培训及测试人员的安排参加测试的人员均提前进行培训、考核。包括各个学校测试场地的布置、测试项目的安排、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测试方法、数据记录等。在测试时,测试人员每三人一组,测试项目每次均有固定人员进行测量和记录。同时每个年级都有一名人员专门进行现场调控,确保测试过程中有突发现象时,有人员能够迅速到位。(3)测试仪器的准备工作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确保测试的方便性:研究将身高、体重在室内进行测试;反复横跨、伊利诺伊敏捷测试、改良后反复横跨测试在室外足球场进行测试。所有测试项目提前划分好测试区域。出发时自行配备,秒表若干,测试板和笔等,并携带身高体重计,防止测试学校的相关仪器出现故障。测试人员提前抵达学校,对每一项测试场地安排及仪器进行再次检查以确保符合测试要求。(4)测试过程安排测试过程按照先进行静态指标、再进行动态指标的原则。在进行动态测试之前,要求受试者先进行15分钟的热身,防止测试过程中造成损伤。同时每次测试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分钟。两项不同测试之间的休息时间不少于30分钟,减少疲劳对测试结果的影?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日本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指数与体能指数的关系[J]. 邵君,孙毅,尹小俭,李玉强,铃木明.  中国学校卫生. 2019(11)
[2]专项素质训练对小学足球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研究[J]. 陈良富.  当代体育科技. 2019(31)
[3]青少年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流行、成因及其风险[J]. 邵安伟,王军利,张松奎.  体育学研究. 2019(05)
[4]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指南[J]. 张云婷,马生霞,陈畅,刘世建,张崇凡,曹振波,江帆.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7(06)
[5]美、日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体系的启示[J]. 周薇.  湖北体育科技. 2017(08)
[6]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综述研究[J]. 王宏建.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06)
[7]美、俄、日和欧盟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概述[J]. 孙双明,叶茂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03)
[8]中日小学生生活习惯及行为对其运动能力的影响[J]. 鈴木明,尹小俭,季浏,高橋進,進藤周治,小沼彰彦,只隈伸也,佐藤真太郎.  武术研究. 2017(02)
[9]小学体育发展灵敏素质阶段式教学探析[J]. 梁海文.  体育师友. 2016(06)
[10]中国南北方汉族人身高、身体比例差异的对比分析[J]. 李咏兰,郑连斌,席焕久.  解剖学杂志. 2016 (06)



本文编号:3588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588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