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论文 >

波兰密大孔院《快乐汉语》(波兰语版)使用情况考察

发布时间:2022-01-17 17:11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外汉语的事业也走过70年。孔子学院不断壮大,现如今全球一共有541所孔子学院和1170个孔子课堂,汉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海外孔子学院由于条件限制,学生学习汉语的途径主要是课堂,教材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工具。波兰的孔子学院目前没有教学大纲,并且纸质教材不齐全,所以汉语志愿者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并不能完全选对适合学习者的教材。笔者所在的波兰华沙教学点学生年龄是11岁,校方提供的教材是《快乐汉语》(波兰语版)。波兰语版教材只是将原版封面的英文替换为波兰语,未添加本土元素。在教材内容方面,只是将英文注释替换为波兰语,未针对本土学习者设计教材内容。所以笔者在使用《快乐汉语》第一册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一版多本”教材在海外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会有一些“水土不服”的现象。笔者通过调查维斯瓦孔子课堂的学生以及笔者所在教学点的学生,得出调查结论:《快乐汉语》第一册在符合趣味性、实用性的同时,针对性不强。教材没有根据学生特点及学习需求编排相应内容,如生词和波兰学生的学习需求联系不紧密、生词缺少本土特点、缺少对汉语语音的系统介绍等。笔者又访谈了维斯瓦孔子课堂两名志愿者教师,... 

【文章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波兰密大孔院《快乐汉语》(波兰语版)使用情况考察


第一册课文字数

咖啡,牛奶


23车站(北京站)饮食茶、米饭、面条发明日晷、十二生肖交通和谐号成龙、李小龙因中国功夫而被学生熟知;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地标;茶也是中国的代表。这些图片代表了“国家形象”。但是随着中国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事物,比如淘宝、支付宝、共享单车等,这些反映当代中国的文化知识在《快乐汉语》中没有体现。第二类:课文。在第一册中主要体现为交际文化和中波文化对比。a)交际文化小红:你好吗?小海:我很好。(第1课)以上对话是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但是这是非地道的中国式问候。关于问候寒暄不只这一种,课文只是对“Howareyou?”的直接翻译,没有融入中国人问候寒暄的思维。Mary:你叫什么?李小龙:我叫李小龙。(第2课)以上对话显示出了中国人的姓名文化。中国人询问姓氏有很多形式,并且有“礼貌原则”。但是“你叫什么?”不适用于询问长辈,因此教材还需要增加多种询问形式。b)中波文化对比图3-3第7课我喝牛奶,不喝咖啡。妈妈:你喝什么?爸爸:我喝牛奶。Mike:我喝咖啡。(第7课)

语音,中波


274.3.1教材与学习者需求1.是否希望出现中波语音对比?图4-1是否希望出现中波语音对比由数据可知,大部分人还是希望教材增加中波语音对比。学生在学习发音的过程中已经发现中波语音的发音不同,所以他们想学习正确的汉语语音发音。选择无所谓的学生是维斯瓦大学孔子课堂的学生,他们的英语比较流利,并且两名志愿者都是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学习语音的时候,老师已经将汉语发音和英语发音进行了对比。2.是否希望出现语音注释?(发音方法、拼合规律用波兰语说明)图4-2是否希望出现语音注释?(发音方法、拼合规律用波兰语说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汉语教材四十年发展概述[J]. 周小兵,张哲,孙荣,伍占凤.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8(04)
[2]泰国三种汉语教材本土化程度对比分析[J]. 李静峰,杨恋.  宜宾学院学报. 2018(02)
[3]试论跨文化意识在海外本土汉语教材中的贯彻[J]. 李林平.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7(07)
[4]国别化汉语教材特征和编写原则的思考——以韩国现行高中汉语教材《中国语Ⅰ》(教学社)为例[J]. 王珏青.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3)
[5]面向海外的儿童汉语教材现状研究[J]. 孙慧莉.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5)
[6]海外华文教材词汇本土化研究现状及思考[J]. 海常慧.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5)
[7]近二十年对外汉语教材研究综述[J]. 邵明明.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17(01)
[8]汉语国际教材编写的通用性原则——基于《实践汉语》和《天天汉语》的编写实践[J]. 汝淑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03)
[9]汉语教材的“国别化”问题探讨[J]. 李泉.  世界汉语教学. 2015(04)
[10]《快乐汉语》教材评估——以英国中学生使用者为例[J]. 佟星晨,马丹丹.  才智. 2015(17)

硕士论文
[1]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西语注释比较研究[D]. 万蓉.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
[2]国别汉语教材《进步》的编写特色及适用性研究[D]. 常春凤.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3]《匈牙利汉语课本》本土化特征分析[D]. 刘丽娟.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
[4]儿童汉语教材《快乐汉语》分析[D]. 于洪月.兰州大学 2013
[5]《快乐汉语》教材的词汇研究[D]. 曾小芬.暨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95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595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